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

2025年进入11月,汽车市场又一次大洗牌。用大数据拨开迷雾,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帕萨特这个曾经的B级车销冠,如今虽然每个月还能卖出十几万辆车,但排名却在一路下滑。

最直接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根据最新的官方销量数据,2025年B级车市场中,帕萨特的排名已经跌到了第五位。曾经被帕萨特压在下面的对手们,如今一个个都超了过去。

比如比亚迪的海豹06,10月卖了27459辆,排名第一。比亚迪的秦L也卖出27382辆,排在第二。广汽丰田的凯美瑞卖了20517辆,特斯拉的Model 3卖了20352辆,这两个对手的销量都远超帕萨特的18592辆。

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信息很值得琢磨。帕萨特的销量数字本身并没有腰斩,但它在市场中的地位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这不是单纯的销量下滑问题,而是整个市场格局在变化,消费者的选择在分化。

就在两年多前,帕萨特还是整个B级车市场的绝对霸主。那时候买帕萨特的人排队等车,经销商甚至敢加价三万块钱成交。现在呢,情况彻底反过来了。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为了维持销量,帕萨特的终端优惠已经从年初的3万块扩大到了5万块。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降价幅度在翻倍。市场上随处可见裸车价只要15万左右的帕萨特在出售。

在这样的背景下,帕萨特还能卖出一万八的销量,看起来确实不算太差。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就会看到问题所在。帕萨特从曾经的C位出道,沦落到现在的陪跑者角色,这个变化速度快得吓人。

更扎心的是,超过帕萨特的对手来自四个不同的阵营。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有合资品牌的传统燃油车,还有新势力造车企业。这说明帕萨特面临的不是某一类竞争对手的冲击,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全方位压制。

从销冠到第五名,这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要知道,这是一个销售了三百多万辆的老牌车型,市场基础再怎么好,也经不起这样的下滑速度。经销商的库存周期开始拉长,不少三四线城市的4S店里堆满了销不出去的帕萨特库存。

有人会问,销量还是正数,怎么就开始说危机了呢?其实这正是问题所在。我们习惯了用绝对销量数字来判断一款车是否成功,但在当今的汽车市场,销量排名和市场地位往往比绝对数字更重要。

当一款曾经的销冠车型排名掉到第五,还要靠持续降价来维持这个排名时,说明市场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一时的波动,而是长期趋势的体现。

帕萨特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时代不同了"的问题。消费者的需求在升级,市场的竞争格局在重塑,而帕萨特的产品力却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这种错位就像穿着昨天的衣服去参加今天的聚会,再得体的剪裁也显不出气质。

第一部分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经销商们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以前卖帕萨特,他们可以高枕无忧,只要车到店就有人买。现在不一样了,一辆车摆在展厅里三个月卖不出去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市场的消费热度在冷却。

库存积压不仅仅是销售团队的烦恼,对于整个帕萨特的生态链条来说,这都是一个警信号。当消费者开始犹豫,开始比较,开始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时,一款车的衰落就已经开始了。从衰落到彻底退出舞台,往往就是一两年的事情。

有些老车主会说,我买的帕萨特开了十多年,非常可靠啊,为什么现在没人买了。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出了帕萨特的本质困境。可靠性是过去时,现在消费者要的不仅是好用,更要好看、好玩、好体验。

二手车市场也反映出了这一点。帕萨特的保值率开始下滑,这在一款曾经的销冠车型上是很少见的。卖二手帕萨特的车主们发现,同样年份同样里程的车子,如果换成是新能源或者混动车型,转手价格会明显高出一截。

消费者的心态变了。五年前买车,很多人首选是帕萨特这类的"商务范儿"。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要"科技范儿",中年人也开始在乎"省心省钱"。帕萨特在这两个需求上都没有明显优势,反而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这就是为什么说帕萨特面临的不仅仅是销量下滑,而是市场基因的衰变。一款车,当它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不再是谈资,不再是值得炫耀的商品时,它的衰落就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了。

帕萨特现在正处在这样的位置。它还在卖,还有人买,但光环已经褪去。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第二部分


打开一台2025款帕萨特的配置表,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中控屏还是那个尺寸,1.5T和2.0T的发动机还是那老三样,底盘用的还是2018年换代的MQB平台。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这么说不是要贬低帕萨特,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在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的当下,一款车型如果三四年没有重大升级,那就意味着它在技术上开始掉队了。

先看动力系统。帕萨特用的是大众集团第三代的EA888发动机,这台机器最大马力220匹,最大扭矩350牛米,零百加速7.5秒,油耗在8.5升左右。这些数字看起来还不错,但对标竞争对手就会发现问题。

本田雅阁搭载的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那才是真正的"狠活"。这套系统用的是一台2.0升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结合双电机和锂电池,最大综合功率能到135千瓦,在纯电模式下能跑到175公里每小时。

关键是油耗,雅阁混动的实际油耗在4.2到4.4升每百公里之间,这比帕萨特要低一半还多。如果从使用成本来看,一台车一年跑一万五千公里,帕萨特要花一千多块的油费,而雅阁混动可能连五百块都花不到。时间一长,这差价可就回本了。

再看凯美瑞的双擎系统,这更是一套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方案。卖了那么多年,口碑在那儿摆着,用户体验数据也好看。从技术指标到实际表现,凯美瑞都超过帕萨特。

新能源的对手更不用说了。蔚来ET5换电三分钟满电,续航六百多公里,这种使用体验帕萨特根本没法比。小米汽车的销量之所以能突破四万辆每月,靠的就是那套整合了小爱同学的车机系统,和传统燃油车的中控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车机系统这块是帕萨特最被诟病的地方。那个大众MOS 4.0系统,基本就是导航加音乐加蓝牙连接,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干不出花样。比起来,雅阁的智能车机支持CarPlay和HiCar,凯美瑞支持华为HiCar,新能源车更是把手机上的所有功能都搬进了车里。


语音控制功能上,帕萨特的识别能力很有限,就能识别"打开空调""播放音乐"这种简单指令。要是说复杂一点的要求,系统就懵了。反观竞品,连续对话、场景理解、智能推荐,这些功能都已经成标配了。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设计语言这块,帕萨特也显得有点老气。虽然新款改了改前脸,换了些镀铬装饰,但整体的"商务范儿"气质还是那样。现在年轻消费者要的是"运动感"或"科技感",帕萨特这套设计方案正好相反。

内饰用料虽然也是软包,但材质的质感和新车的品质感,和对手比起来就有点拉胯。后排的空间优势是有的,"老板座"的评价也是有的,但座椅的舒适度、隔音水平、内饰的豪华感,现在都被凯美瑞和雅阁超越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大众集团对燃油车市场的态度。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投在电动化上,对燃油车的产品迭代就显得不够用心。就连大众中国的管理层都公开表态过,说燃油车足够可靠,新能源只是补充。

这种心态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就显得太傲慢了。别的品牌都在挖空心思给用户呈现最新的科技体验,大众反而好像在说"你们用户要求太高了,我的燃油车就够好的了"。消费者听到这种态度,心里能舒服吗?

所以帕萨特的技术掉队,本质上反映的是大众战略的转向。放弃了对燃油车的投入,就必然面临市场份额的流失。这不是帕萨特一款车的问题,而是整个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战略调整的结果。

第三部分

2024年年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看起来只是一个数据的更新,但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市场结构的深刻调整。


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具体的数字是,2024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达到了52.3台每百辆车,也就是说,每卖出一百辆乘用车,就有五十多辆是新能源的。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一个补充性的产品,而是成为了汽车市场的主流选择之一。当一款产品的渗透率超过50的时候,这就不再是一个小众现象,而是市场的主导性趋势。

B级车市场更是这样。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B级车市场中,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已经接近三成。也就是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B级车购买者选择了新能源产品。

这三分之一的消费者,他们为什么选择新能源而不选帕萨特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经济性。一台新能源B级车,从充电成本来看,一公里的用电成本不到一毛钱。同样的里程数,燃油车的成本要比新能源高出五倍甚至十倍。

一个人如果每年开一万五千公里,用新能源的话,一年充电费用可能就是一千块钱左右。换成燃油车,同样的里程数,油钱就要花五千块左右。三年下来,这就是一万多块的差价。这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是一笔很有吸引力的储蓄。

但经济性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体验差异。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化和驾驶感受上,早就超过了传统的燃油车。那套最新的车机系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OTA升级能力,这些都是燃油车难以提供的。

一个开过新能源车的人,再去坐传统燃油车,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车怎么这么没有高科技的感觉"。语音识别做得这么差,屏幕这么小,功能这么少。和新能源车一比,就跟回到了十年前的感觉。

消费者的体验一旦升级了,就很难再降级。这就像你用惯了智能手机,再去用功能机,你会觉得什么都不对劲。帕萨特的问题就在这儿,它没有跟上消费者的升级节奏。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新能源也有绝对优势。虽然说电力生产本身也有碳排放,但相比于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新能源的环保效益还是明显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政府的购车补贴、上牌优惠、停车费减免等政策,都倾斜向新能源。这些政策加起来,能节省一个人好几万块钱。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有人会问,那新能源不是还要充电吗,充电的基础设施够不够?这个问题在两三年前确实是个问题,但到了2025年,情况已经彻底改观了。换电站和充电桩的数量已经普及到了大多数城市,充电时间也从两个小时缩短到了半个小时左右。

对于上班族来说,晚上在家充电,第二天开一整天完全没问题。对于长途出行,国内的充电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大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所以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阻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的理由。

更狠的是,新能源车型的价格范围已经覆盖到了所有的消费级别。十万块钱以内有选择,二十万块钱有选择,三十万块钱以上也有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找到合适的新能源产品。

而帕萨特呢?它就摆在那儿,价格从十六万到二十四万不等。这个价格区间里,消费者可以选择的新能源对手有多少?数一数就知道了,少则七八个,多则十几个。

帕萨特从来都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但是以前,它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凯美瑞、雅阁这些同级别的燃油车。现在不一样了,它的竞争对手变成了海豹、秦L、比亚迪汉、小米汽车、蔚来、零跑等一众新能源品牌。

这些新能源品牌不仅在价格上和帕萨特直接竞争,在产品力上也不落下风,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要领先。这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帕萨特用的是上一代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去和新一代的新能源车竞争,结果可想而知。

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直接蚕食了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每一个选择新能源的消费者,就是一个没有选择帕萨特的消费者。当这样的消费者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帕萨特的日子就会越来越难过。


第四部分

在各个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关于帕萨特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帕萨特的排名开始下滑之后,这样的讨论更是热烈了起来。网友们的观点五花八门,有人替帕萨特惋惜,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分析原因,还有人提出疑问。

其中最常见的一个疑问就是,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按理说,用同样的钱,买一台更便宜的大众品牌车,应该比去买一个陌生的新能源品牌更保险吧?

这个问题问得有道理,但答案其实很扎心。从短期来看,买一台优惠后的帕萨特确实便宜。但从长期的总成本来看,新能源反而更便宜。

这么算吧。一台十五万的帕萨特,买下来之后,每年还要花三千多块钱的保险费用。再加上每百公里8.5升油的油耗,按照现在的油价八块一升来算,跑一百公里就要花68块钱的油费。一年跑一万五千公里,就是一千块钱的油费。

保养费用也不能忽视。帕萨特每次保养少说五百块,多的时候八百块。一年保养两次,就是一千块钱的保养费。加上保险、油费、保养,一年下来光是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就要花五千多块钱。

新能源车呢?同样价位的新能源,保险费用会略低一些,两千五到三千块。充电费用呢,一百公里的电费不超过一毛钱,一年一万五千公里,充电费用最多一千块。保养费用更少,新能源没有油机,不用换机油,主要就是轮胎和制动系统的保养,一年就要个五百块左右。

这样一算,新能源一年的费用在四千块左右,比帕萨特少花一千多块。三年下来,新能源能便宜四千多块。五年下来,就能便宜七八千块。


而且新能源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保值率。虽然都是车,但新能源车的保值率往往会高于同龄的燃油车。这是因为新能源车还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消费者更新车的周期相对比较快,二手车的市场需求也比较旺盛。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所以从总成本来看,新能源反而是更经济的选择。这个账一算出来,消费者就会明白,为什么优惠这么大的帕萨特还是卖不动。

还有一个网友经常问的问题,那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言下之意就是,帕萨特虽然年轻人不爱,但中年消费者应该喜欢吧?

这个想法在五年前可能还有道理,但到了现在就显得有点过时了。中年人也在乎智能体验。有多少四十多岁的生意人,现在开着特斯拉或者蔚来在城市里跑?他们关心的就是这台车能不能连接我的手机,能不能语音控制,能不能自动驾驶。

帕萨特的9英寸小屏幕、基础的车机系统、有限的语音识别能力,这些对于已经习惯了智能手机生活的中年人来说,就显得很落伍。他们会想,我都用上智能家居了,怎么还能接受这么"古董级"的车机系统呢?

有个关于帕萨特的有趣现象,就是不少已经开过一两台帕萨特的老用户,现在反而开始考虑换新能源或者混动车了。他们的理由很现实,就是想体验一下新的东西,想感受一下新能源的便利。这说明帕萨特已经丧失了用户的忠诚度。

还有人问,大众会不会放弃帕萨特?未来还会继续生产吗?根据行业的消息,2026年确实计划推出新一代的帕萨特。

但这个消息能让帕萨特的粉丝兴奋起来吗?不一定。因为如果新一代帕萨特还是走传统路线,还是主打燃油动力,那就基本没有希望了。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再推纯燃油车,就等于走进死胡同。

只有当新一代帕萨特搭上新能源或者混动的列车,配合上最新的车机系统和自动驾驶功能,才有可能扭转现在的局面。但这样的改变需要多长时间呢?少说也要一年半到两年。

在这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竞争对手不会停下脚步。海豹06在升级,秦L在升级,所有的新能源品牌都在快速迭代。等到新一代帕萨特上市的时候,它可能又要面临被对手超越的局面。这就是传统汽车企业在新时代的悲哀。

结语

帕萨特的故事,其实就是整个传统燃油B级车市场正在发生的故事。这不是某一款车、某一个品牌的个例,而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真实写照。

当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超过五十的时候,当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的时候,当充电基础设施已经覆盖绝大多数城市的时候,传统燃油车的末日就已经开始倒计时了。

这个倒计时的长度是多少呢?各种研究机构给出的预测都不一样。有的说三年,有的说五年,有的说十年。但无论是哪个时间表,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燃油车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帕萨特从来都是一款好车。它的质量好,它的品质感好,它的驾驶感受也不错。但好不好,不是由这款车的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当下的需求决定的。而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已经改变了。

年轻人要的是科技感、要的是环保、要的是新鲜的体验。帕萨特这台车,从里到外都在散发着一种"传统"的气息。这种气息对于五年前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优点,但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就成了劣势。

中年人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稳重"和"可靠"。他们也想要一点科技的感觉,也想要用得更省心省钱。帕萨特在这两个需求上的表现,都不如竞争对手。

帕萨特现在优惠这么大,价格都降到十五万多了,怎么就不如新能源呢?就是帕萨特是不是更适合中年人开?-有驾

所以帕萨特的困境,本质上是一个"时代变了,衣服没换"的困境。再怎么降价,再怎么优惠,都改变不了这个基本事实。除非帕萨特能够完全改头换面,推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产品,否则它衰落的趋势就无法阻挡。

对于还在考虑买B级车的人来说,这个时刻就是做出选择的时候。如果你还是想要稳定、可靠、传统的驾驶体验,那帕萨特确实是个选择。但如果你想要更新的科技、更低的用车成本、更好的用户体验,那这个时代已经有更好的选择了。

预算十八万买B级车,是选择"跌价到十五万"的帕萨特,还是选择"智能又省油"的新能源车型,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