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用此古训揆度当下新能源车市,可谓丝丝入扣,毫厘不爽。

犹记客岁,车企竞相折价,其情状之烈,几疑车价一夕崩盘。君今日骤降三万,伊明日立减五万,观者目眩神迷,几欲捶胸顿足,悔不该早日入局,徒叹爱车转瞬贬值,沦为“代步老朽”。反观今岁,烽烟顿息,车企偃旗息鼓,莫非皆已遁入空门,皈依“躺平”乎?

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有驾

实则不然。新能源车勃兴数载,业已呈白热化之竞逐态势。为攻城略地,诸厂龃龉不断,价格战烽火连天。君或以为,此番仍可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大谬不然!彼辈厂商日趋审慎,降价幅度大不如前,锱铢必较,步步为营。

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有驾

诚然,亦非绝迹降价之举。稽诸数据,一月有七款车型折价让利,二月增至廿一款,三月则为廿三款。乍视之,似颇具声势?然较之客岁,彼时三月竟有逾五十款车型骤然降价,二者相较,降价潮退却之势,堪称一目了然,不容置喙。

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有驾

窃以为,此番降价潮之退却,实属情理之中,势所必然。君试想,现今新车甫一问世,其订价业已颇具诱惑力,乃厂家殚精竭虑,锱铢核算之结果。若再行降价?腾挪空间实则捉襟见肘,捉襟见肘。长此以往,车企亦将入不敷出,坐吃山空。况乎,仰赖降价以攫取市场份额之策略,屡试不爽,边际效应递减。普罗大众今非昔比,愈发精明强干,岂会一叶障目,但求廉价?车辆保值率、内在品质,方为真金不怕火炼之价值所在。

则日后,车企尚可于何处“内卷”乎?形形色色之配置,五花八门之巧思,于今之车辆上已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几疑设计师已绞尽脑汁,耗尽心血。故鄙人以为,今后,货真价实之技术,方为逐鹿中原之终南捷径。

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有驾

以智能化为例,虽已沦为陈词滥调,然其进阶空间仍具无限可能,潜力无穷。三月间偶发数起辅助驾驶致险事故,举世哗然,普罗大众遂益发重视此项技术之安全性与可靠性。朝廷亦雷厉风行,颁布政令,发改委等衙门拟行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以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之蓬勃发展。沪上、京畿等重镇,均已先行先试,开展试点工作。

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有驾

四月伊始,工信部亦颁布谕旨,勒令禁止虚夸其词,妄称“智驾”、“高阶智驾”等名号,一律更名为“辅助驾驶”或“智驾等级+辅助驾驶”。一时间,车企噤若寒蝉,宣传之际,对智能驾驶功能避之不及,谨小慎微。

然则,车企智能化革新之步伐,实则未曾停歇,反有加速之势。此前只闻其名,未见其形之L3级辅助驾驶,今岁或将付诸量产,实乃振奋人心之消息。华为,堪称当今辅助驾驶领域之翘楚,发布新一代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S 4,并首发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足见其技术实力之雄厚。华为高层亦放言,2025年有望实现L3级别之商用能力,其言凿凿,掷地有声。

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有驾

上汽亦不甘落后,智己品牌公开宣称,今岁将落地L3级量产自动驾驶系统,L4级Robotaxi亦将于申城浦东机场至迪士尼沿线投入运营。

国产新能源车降价潮趋缓,车企换方向竞争,价格战续打吗?-有驾

遥想二月,比亚迪高举“智驾平权”之旗帜,长安、吉利等品牌亦闻风而动,纷纷效仿,使得辅助驾驶不再是高端车型之专属,此举惠及大众,功莫大焉。

于车企而言,今岁或将再度上演一场腥风血雨之淘汰赛。价格战已非万能之灵药,技术创新、安全保障方为生存之圭臬。此或为一段阵痛期,然浴火重生之后,国内汽车行业必将愈发规范,愈发健康,亦能为我华夏车企扬帆出海,走向世界,奠定更为坚实之基础。归根结底,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方能于国际舞台上昂首挺胸,叱咤风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