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再攻欧洲高端市场 94辆定制电动公交启航罗马尼亚

中国智造再攻欧洲高端市场 94辆定制电动公交启航罗马尼亚-有驾
  5月8日16时,随着"厦门泽安"轮汽笛长鸣,总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94辆中国造电动公交车从东莞港一期码头启航,穿越亚欧大陆直抵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这场横跨8000海里的跨国交付,不仅刷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东欧市场的单笔订单纪录,更以"零待时通关、零延误离港"的硬核效率,向全球展示了中国高端制造的出海加速度。
  这批由东莞本土企业深度参与研发的电动公交,堪称针对欧洲市场打造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车辆采用双枪快充技术实现2小时满电续航,匹配罗马尼亚山地城市工况的陡坡缓降系统,车体内部搭载无障碍踏板和多语言智能报站系统。值得关注的是,其搭载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零下25℃低温环境下仍可保持85%电量输出,完美适配东欧气候特征。罗马尼亚交通部采购负责人透露,这批车辆将率先投放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BRT快速公交系统,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
  东莞海事局在此次出口行动中构建了三维护航体系:技术层面组建专家团队驻场指导,创新应用"激光三维扫描+AI建模"技术优化车辆堆码方案,使货舱空间利用率提升18%;监管层面实施"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智能CCTV"三位一体监控,针对强降雨天气特别开发了货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服务层面则打通"港-船-货"数据链,实现通关文件电子化流转和危险品申报智能预审。值得关注的是,该局自主研发的"系固力智能评估系统"在本次任务中首次投入实战,通过传感器矩阵实时监测航行过程中车辆位移情况。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此次出口具有双重标杆意义:从市场维度看,成功切入欧盟准入标准最严苛的东欧市场,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车正式跻身全球供应链顶端;从产业维度看,东莞港作为非传统汽车出口港,凭借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优势和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装备制造集群支撑,正在形成新能源汽车出口新枢纽。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激增43.9%,其中欧洲市场占比突破35%,斯堪尼亚、雷诺等老牌车企已开始批量采购中国三电系统。随着欧盟2035燃油车禁售令进入倒计时,这场由技术革命驱动的产业变局正在重塑全球交通装备竞争版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