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ADV(探险车)市场真是热闹得很,每家厂商都想着掏空消费者钱包,但也同时推动了一波“硬核骑行”的浪潮。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个新面孔:川崎KLE500,不打鸟嘴设计,直接用越野性能与亲民价格对话市场,就冲这股子实在劲儿,摩友们总算可以不用再等本田NX500了。
晚上回家路上,朋友圈里冒出了朋友骑着摩托车去郊外撒野的视频,背景配的是一条泥泞的土路,机车轮胎卷起泥水,场面有点带劲儿。作为一个天天关注摩托车圈子的爱好者,我俩实际上聊过这个事,他的机器动力虽然强,但偏重城市用途,遇到非铺装路面确实有点“后劲不足”。我顺手就把KLE500的资料甩给了他,没准,这台车真能解决他的“泥泞困境”。
先说说这车的亮点里最明显的,设计,这次的新款算是脱离了传统ADV“鸟嘴”造型的窠臼,虽然少了一点视觉上的“冒险味儿”,但整体更显简洁硬派,特别是车头像是直接把功能精炼到骨子里,什么多余的装饰全都舍弃了,川崎标志性的“Sugomi”设计线条也运用得特别到位。这成本是不是也省了不少?SE版还搭配21英寸的前轮拉力胎,加上醒目的铝合金防滑板,怎么看都像是准备好了去玩点“真越野”的。
动力呢,说白了也是个卖点,它用的是451cc的双缸发动机,机型倒不算新鲜,但重新调校过后居然能榨出51匹马力。这数据怎么看都让人有点意外,毕竟这是个5万级的车城市通勤不在话下,高速巡航也够稳,还能轻松搞定非铺装路面,省得你频繁换挡,这套发动机对于小白和老司机来说都是友好的选择。搞越野的时候,低扭表现更是关键,这点川崎明显是认真下功夫了。
可别以为它就只有一款配置,在标准版和SE版之间,摩友们可以按需选择。标准版对轻度越野绰绰有余,LCD仪表功能齐全,19英寸前轮也谈不上鸡肋。而SE版升级了的大风挡、越野专属轮胎组合以及全彩仪表,不仅骑行舒适性有所提升,还让你更有面子,特别是再加上车重只有192公斤,光看数据都能感受到它“能跑能翻山”的实力。
有一段时间,朋友圈“全民NX500”式的热议让我隐约都有点受够了,但川崎这次的入局算是打断了单一格局。骑本田好不好?当然好,牌子摆在这儿,市场认可度摆在这儿,但不喜欢扎堆怎么办?对不起,还是川崎KLE500更让我心动。这车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就到了国内市场,根据海外售价和川崎惯常定价策略,标准版可能真就5万出头。身边一个摩友说,这价钱再拖拖可能还会降,我不知道准不准确,等上市的时候见分晓吧。
对比本田NX500,那台车主打的还是“耐看耐用”,硬派的冒险基因稍微少点,而KLE500则明显更偏越野方向。如果你是个爱泥路,乐挑极限的骑手,“硬派”标签会更匹配你的感觉。而作为实际用车,真要横行城市,只做日常代步呢,就算玩不转专业越野,我觉得KLE500都值得你考虑。
说个题外话,看这车的数据,我心里隐约觉得川崎是有点策略上的“心机”。大家都知道,国内摩托市场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追求“性价比”了,而换挡少、马力强、造型硬朗这些特点可能戳中了不少小年轻爱玩的点。虽然给低端版本保留了基础的舒适性供通勤需要,但同时也往进阶版上塞了不少增加“越野感”的亮眼技能。川崎玩的是“双线下注”的战术,对城市用户和专业玩家都一网打尽,真是给市场上了一课。
其实吧,我不是摩托专家,也拿不出细致的测评数据,但从个人的生活感受来说,再多配置也比不上骑在车上去体验一脚油门的那种感觉。如果真心喜欢,又预算允许,不用再纠结本田还是川崎,直接订车去浪才是正经事。摩托圈的未来怎么样?肯定越来越热闹!你觉得呢?愿意为“硬派川崎”奔赴下一程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