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很多人都在聊一款车,就是比亚迪新出的宋L。
不少人看到它的第一眼,心里都会冒出个问题:这车怎么看着跟以前的比亚迪不太一样?
甚至有人直接拿它跟宝马X6那种几十万的轿跑SUV去比,说它的气场一点也不输。
还有宣传里说的,一次充电能跑超过720公里,这数字听着就挺厉害的,到底是真是假?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把这台车从里到外好好看一看,聊一聊它到底有哪些真本事,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首先得说它的样子,因为现在大家买车,第一眼的感觉太重要了。
宋L能让人眼前一亮,关键就在于它的设计确实下了大功夫。
以前我们总觉得,车的设计要么是国外大牌的专利,要么就是咱们自己模仿得不伦不类。
但比亚迪这几年在这方面进步特别快,请来了国际顶尖的设计师,打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叫“龙颜美学”。
这套设计到了宋L身上,又进行了一次升级,官方管它叫“先锋龙颜美学”。
说白了,就是把龙的元素变得更时尚、更运动、更有未来感了。
你看它的车头,不是传统SUV那种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压得很低,显得特别宽,看起来就很有冲劲。
车头两边那两条像胡须一样的灯带,从大灯里延伸出来,晚上亮起来的时候特别有神,一眼就能认出来这是比亚迪的车。
车身侧面才是这台车设计的精华所在。
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个从车顶一直滑到车尾的弧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溜背”造型。
这个造型让一台SUV看起来有了跑车的动感和优雅。
为了让这个溜背造型更纯粹,比亚迪还给它配上了没有门框的车门,这种设计以前通常只在很贵的跑车上才能看到。
再加上尺寸很大的轮毂,让整个车身侧面看起来既饱满又有力量感。
车尾还有一个能自动升降的尾翼,平时收起来,高速行驶时会自动升起来,这不光是为了好看,还能在高速上给车增加下压力,让车开起来更稳。
所以,当人们讨论它和宝马X6的时候,并不是说它们价格一样,而是在感慨,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在设计上终于有了能和国际一线品牌平起平坐的底气和自信。
看完了外面,我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一下。
过去很多人觉得,国产车内饰就是简单地堆配置,弄个大屏幕就完事了,欠缺了点高级感。
宋L在这方面显然是想改变大家的这种印象。
一坐进去,最显眼的还是中控台那个可以旋转的大屏幕,但这次它里面的系统升级到了最新的DiLink 5.0版本。
这个系统用起来非常流畅,就像操作一台最新的智能手机一样,反应很快。
它的语音控制也变得特别聪明,你不用再说那种“你好,请帮我打开空调”的机械指令了,可以直接说“我有点热,放一首轻松的音乐”,车子就能明白你的意思,一边调低空调温度,一边播放音乐,用起来很自然。
光有科技感还不够,车内的用料和舒适度也直接影响乘坐体验。
宋L在人手能摸到的地方,比如中控台、门板上,都用了大量的软性材料,很多地方还包裹了手感很好的Nappa真皮和麂皮绒,这些材料通常也是豪华车上才常见的。
座椅的设计也很讲究,包裹性很好,坐上去能把人稳稳地固定住,长途开车也不容易累。
前排座椅不仅可以多方向电动调节,还带有加热、通风甚至按摩功能,这在冬天和夏天都非常实用。
车里还配了一套丹拿品牌的音响,音质效果很出色。
可以说,它营造出的这种豪华舒适的氛围,已经超过了很多同价位的合资品牌车型。
接下来,咱们要聊的就是这台车最核心的部分了,也就是它的续航和动力,毕竟它是一台新能源车。
官方说的超过720公里的续航,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
这背后是比亚迪最引以为傲的两项核心技术:刀片电池和e平台3.0。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一下,传统的电池包,就像一个箱子里装了很多圆柱形的电池,电池和电池之间有很多空隙。
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把电池本身做成又长又薄的“刀片”形状,然后一片片紧密地排列在电池包里。
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同样大小的电池包,能装下更多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车子自然就能跑得更远。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还开发了一项叫CTB的技术,意思是电池车身一体化。
这个技术就更厉害了,它不是简单地把电池包挂在底盘下面,而是把电池包的上盖板直接做成了车厢的地板,让电池包成为了整个车身结构的一部分,参与车身的受力。
打个比方,就像盖房子,电池不再是屋子里的家具,而是变成了房子的承重墙。
这样一来,整个车身的强度和刚性就变得非常高,安全性大大提升。
同时,因为电池包和车身融合了,车内的垂直空间也变大了,坐在车里头部空间会更宽裕。
有了安全又高效的电池,动力自然也不在话下。
高配的四驱版本,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100公里只需要4.3秒,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很多以性能著称的燃油跑车,日常驾驶无论是起步还是超车,都显得游刃有余。
最后,还有一个很多人容易忽略但对驾驶体验至关重要的点,就是底盘的调校。
以前不少国产车开起来总感觉底盘要么太硬,过个坑洼路面颠得难受,要么太软,转弯的时候车身晃得厉害。
宋L这次搭载了一套叫做“云辇-C”的智能悬挂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在毫秒之间自动调节悬挂的软硬。
比如,当你开车经过减速带的时候,悬挂会瞬间变软,吸收掉大部分的颠簸,让车里的人感觉更舒适;而当你在山路上快速转弯的时候,悬挂又会瞬间变硬,提供强大的支撑力,抑制车身的侧倾,让驾驶者更有信心。
这种能软能硬的“魔毯”般的行驶质感,过去一直是那些豪华品牌引以为傲的技术,现在比亚迪也把它应用在了自己二十多万的车型上,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车辆的行驶品质和竞争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