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小鹏MONA M03正式亮相工信部,车身长度增加5毫米,动力和配置保持稳定,售价在十一万到十四万之间,表现依旧充满竞争力

11月10日,小鹏官方公布了新款MONA M03的申报信息。这个车其实看得出,改动不大,车身长宽高4785/1896/1445毫米,轴距2815毫米。比起现款,长了5毫米,也就是说,厂家就是想让空间感觉更饱满点,长+变宽的意图很明显。

我记得上次翻看它的参数的时候,百公里续航和能耗数据还挺积极的——估算下来,能续航400公里左右吧(这个没细想过,但大致在这个范围),动力部分,三款新车版本都配备了驱动电机160千瓦的型号。这个功率,算中规中矩,大家都知道,160kW大概相当于一台我们家用的5匹左右空调的输出能力,有点过载的感觉。

新款小鹏MONA M03正式亮相工信部,车身长度增加5毫米,动力和配置保持稳定,售价在十一万到十四万之间,表现依旧充满竞争力-有驾

最高车速还是170km/h,虽说不拉风,但在城市里开开也够了。对比在售车型,后者提供了140和160千瓦两档,我猜,这也是满足不同需求的策略。要说这个版本定价,指导价在11.98万到13.98万之间,10月销量更是达到了16309辆,确实可以算得上热卖,我倒有点在想,它销量暴涨的原因,是不是它这个价格区间比较有吸引力?还是大部分用户其实就是看中它的动力和空间吧。

说到它的配置,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些装配项目似乎没有变,还是那样的轮毂、灯光和一些内饰细节。选装方面,轮毂和刹车卡钳戳了一点心思,能提升点档次。或许,这也算是它在价格范围里的小心思——一方面保持性价比,另一方面给用户一点升级空间。

新款小鹏MONA M03正式亮相工信部,车身长度增加5毫米,动力和配置保持稳定,售价在十一万到十四万之间,表现依旧充满竞争力-有驾

但说到外观,特别是车尾,真是让人有点有点难堪。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设计太板著了,尾灯线条普通,尾部线条也没啥新意,就是那种比较死板的感觉。有次路过一辆旧款的MONA,感觉比新款要精神多了。有人问我,这车咋就这么难看呢?我也不好拒绝,毕竟,审美本身就是门活儿,谁都看惯不同。

其实我一直在琢磨,车屁股难看是不是厂商借此拉开一点差距,试图让自己特殊一下?但结果显然没有达到预期……反倒让人觉得,没点设计直觉,真的就走个板车线条的路子了。到底是设计师懒得多脑细胞,还是因为供应链的问题,车型的尾部灯组设计没有想象中那么拼?

还记得我朋友修理厂的人说,他最近处理的一辆二手车,发动机放在副驾驶侧,尾部的灯组都是塑料件,拆装都麻烦。有人说,或许灯的设计也是为了简直生产,毕竟,这个级别的车,生产成本得考虑得多。错落有致的尾灯,能不能让车提提精神?我觉得这也是车型逐渐标准化后的无奈。

新款小鹏MONA M03正式亮相工信部,车身长度增加5毫米,动力和配置保持稳定,售价在十一万到十四万之间,表现依旧充满竞争力-有驾

说到销售,我其实扯远了——这车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卖?小鹏一直是在网上放预告,上市时间也没个准。去年年底我还看到有人说帮忙内部打听,说应该是今年年底前。但到目前为止,官方还没爆出具体的开售日期。现在市场对新能源车的需求很强烈,一线城市99%的车主都在考虑或已经入手纯电,尤其是小鹏这种价格杀手。

我觉得,倒不是它的设计不好,毕竟,很多用户买车不是用来炫酷的——更重要的是实用和性价比。一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了那些密密麻麻的参数表,心里想着:这价格区间里,新款MONA的表现还能再拉点差距吗?卖个长续航版或者豪华氛围版,或许会更吸引人。毕竟,单纯看硬件,和其他厂家比也不差。

但我一直在想,小鹏是如何在供应链和研发上保持费用控制的?有个朋友说:你知道吗?他们的零件基本都是标准化的,像是用蹭别家平台的架构,然后在细节上做点文章。听上去很正常。反正,我倒觉得这个策略挺聪明的——减少研发投入,又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新款小鹏MONA M03正式亮相工信部,车身长度增加5毫米,动力和配置保持稳定,售价在十一万到十四万之间,表现依旧充满竞争力-有驾

车尾设计难看这事始终让我耿耿于怀。你们觉得,要是真的考虑自己用车,尾部的外形对是不是影响会很大?我估摸着,反正我开在路上,旁人看见,我觉得有人会觉得这车很普通,但也有人觉得还挺实在的。

还有一些细节没提到,销售渠道的变化。小鹏今年似乎在试探一些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这会不会让新款MONA更早普及?毕竟,今年的市场,还在抢订单的阶段,谁先捉住客户,谁就能抢占一部分份额。

新款小鹏MONA M03正式亮相工信部,车身长度增加5毫米,动力和配置保持稳定,售价在十一万到十四万之间,表现依旧充满竞争力-有驾

总之吧,这次新款出来后,除了车尾让我觉得似曾相识的不舒坦,其它参数都相当不错。其实我还在琢磨,咱们平头老百姓买车,真是个挑剔活儿——一方面想要性价比,另一方面又怕看起来不够潮流。你觉得未来的设计趋势,是不是会越走越个性化了?还是说,大众化的尾部、简洁的线条才是真正的王道?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