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晚上,宝马在中国一年一度的M嘉年华活动上公布了M3旅行车雷霆版的价格,94.39万元的起售价引发了不少讨论,既有车迷直呼“真香”,也有人觉得价格偏高,但无论争议如何,这款车全年仅200到300台的配额早已被预订一空。
看到价格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倒不是完全出乎意料,只是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东西的门槛,似乎又悄然升高了。朋友圈里有位相熟的宝马销售,活动还没完全结束,他就发消息说已经接了五个订单。语气里带着点兴奋,也带着点习以为常。是对于真正想要它的人,这个数字好像并不能构成什么实质性的阻碍。配额的紧张,反而更点燃了某种占有欲。
整场发布活动,和如今主流的新车亮相方式完全不同。没有连篇累牍的技术参数解读,也没有和竞争对手的逐个对比。绝大部分时间,就是看各种各样的M车型在场地里一圈接一圈地漂移。M2、M3、M4,一辆接一辆,轮胎摩擦地面升起阵阵白烟,发动机的轰鸣几乎成了唯一的背景音乐。轮到M5时,它却只是稳稳地开了进来,台下不少人会心一笑,看来“巴伐利亚大秤砣”的称号果真名不虚传。主角M3旅行车压轴出场,和它的兄弟们一起滑动了几圈后,德国高管下车,简单宣布了这款车正式引入中国市场。活动就接近尾声了。最关键的价格信息,反而是事后在官方渠道悄然公布的。
这种极简甚至有些“返璞归真”的发布方式,初看觉得有些任性。但转念一想,或许宝马觉得,对于M3旅行车和它的目标群体,多余的解释本就是不必要的。所有的故事和实力,都已经写在那流畅的漂移姿态里了。和轿车版相比,旅行版车尾更大,重量多了75公斤,重心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按理说,操控起来应该会更笨拙一些,尤其是在漂移这种极端状态下。但眼前这辆车,摆动起来却一样从容顺滑,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这看似违背常理的表現,背后是实打实的工程支撑。
为了应对增加的重量和变化的车身刚性,宝马为M3旅行版专门强化了底盘。车身中部和后部增加了加强件,横梁、货舱区域都做了加固,甚至连后桥副车架都是特别定制的。这些看不见的工夫,默默地将它的动态极限推高。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它身上凝聚的那个时代顶尖的燃油车技术。核心是那台代号S58的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被称为“机皇”不是没有道理。530匹马力和650牛·米的扭矩数据已经很耀眼,但更深层的在于那些为了极致性能和耐久性而生的细节:350bar的超高喷油压力、锻造的活塞、曲轴和连杆、气缸壁的电弧喷涂涂层、3D打印的气缸盖芯……这些术语听起来有些拗口,但它们共同确保了一件事:即使在纽伯格林北环那种高强度赛道上全力飞驰七分多钟后,它依然能在最后的大直道上将车辆推向接近290公里/小时的极速。
驱动系统同样不凡。M xDrive四驱系统本质上是为后驱服务的,后桥装备了主动式M差速锁,能通过监测油门、车轮转速、车身姿态等无数数据,实时调整左右后轮的动力分配。在弯道中让外侧车轮获得更多动力,帮助车辆更犀利地过弯。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当驾驶者完全关闭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后,这套四驱系统可以断开前轴的动力传递,让这辆旅行车瞬间变成一台纯粹的、拥有530匹马力的后驱猛兽。这也正是发布会上那些潇洒漂移得以实现的根源。
除了硬核的性能,M3旅行车最撩拨人心的地方,还是它的造型。几年过去,当初争议巨大的巨型双肾格栅,现在看来反而自成风格,充满了力量感。而旅行车特有的修长车尾,完美弥补了很多人觉得M三系轿车尾部过于短促的遗憾。视觉重心后移,带来一种类似双门GT跑车的优雅与稳重。从后方看去,宽大的后翼子板和外扩的轮拱构成了极强的肌肉感,在如今线条日趋圆润的车型中,显得格外锋利和自信。这次引入的版本还标配了那对造型极具战斗感的M碳纤维桶形座椅,坐进去的瞬间,驾驶的欲望就被点燃了。更何况,这个额外获得的大尾箱并非摆设,装载能力远超普通三系,甚至尾门也能像X5那样分两段开启,日常取放小物件格外方便。
欣赏和赞叹之后,一种复杂的情绪慢慢浮现。宝马,以及其他许多传统品牌,在中国市场似乎正面临一种“青黄不接”的尴尬。曾几何时,这些品牌的魅力在于一种技术的梯度下放。性能旗舰M3、RS4、AMG C63固然高高在上,但普通的3系、A4、C级身上,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旗舰车型的基因烙印——类似的底盘调校风格、一脉相承的设计语言、甚至部分共享的技术。一个普通的车主,也能在自己的车上,触摸到品牌精神的边缘,与高端玩家共享一份认同感。
可现在,情况似乎变了。如果你因为M3旅行车而热血沸腾,转而想去寻找一款二三十万元级别、能感受到类似宝马驾驶精髓的车型,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你会发现选择变得困难。市场的主导权交给了销量、成本和性价比,曾经那种从下至上、脉络清晰的技术传承和风格统一性,正在变得模糊甚至断裂。顶尖的技术与纯粹的驾驶乐趣,越来越像是一座孤岛,只为少数人保留。
这或许是在电动化浪潮和市场竞争双重压力下,传统车企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但这也可能意味着,那个无论贫富、只要热爱就能通过不同层级产品参与到同一场品牌盛宴中的燃油车黄金时代,真的在渐行渐远。M3旅行车无疑是一台迷人的性能机器,是宝马M部门写给燃油时代的一封情书。它很强,也很美,但它的出现,反而让人更清晰地感觉到,那个曾经更亲民、更富包容性的驾驶乐趣世界,正在缓缓关上大门。
看着那94.39万的标价,以及瞬间被抢订的配额,心情有些复杂。它好像离我们很近,近到可以在发布会现场感受它的声浪与姿态;但它又好像离得很远,远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剩下观望和怀念。不知道那些成功下单的车主,握着方向盘的时候,是否也会有一丝同样的感慨?或许,沉浸于驾驶的那一刻,所有杂念都会烟消云散吧。但愿如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