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琼最近遇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上周五下班路上,看见隔壁车位的老王一脸慌张地从车里钻出来,拉着小琼就问:"我刚才没熄火又打了一次火,车子发出咔咔的响声,会不会把发动机搞坏了啊?"
看着老王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小琼突然意识到,原来很多车主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操作到底会不会伤车呢?今天小琼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惊魂一刻:咔咔声从哪来?
上个月小琼陪闺蜜去4S店提新车,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
一位大叔坐在驾驶座,车子明明已经启动,他又习惯性地拧了下钥匙。只听"咔咔"两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销售顾问赶紧跑过来解释,说这是起动机齿轮和飞轮碰撞的声音。
这个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想象一下:
发动机运转时,飞轮每分钟转上千圈
起动机齿轮突然伸出想"搭讪"
两个齿轮硬碰硬,能不发出抗议吗?
解剖启动系统:原来是这样工作的
小琼特意请教了在汽修厂工作的表哥,他给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汽车的启动系统就像教小朋友骑自行车:
起动机相当于扶着车的大人
发动机是学车的小朋友
一旦小朋友能自己骑了,大人就松手
具体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拧钥匙或按启动按钮
起动机齿轮伸出,带动飞轮转动
发动机启动成功后,齿轮自动缩回
整个过程通常只需2-3秒
真相来了:到底伤不伤车?
关于这个问题,小琼问过4S店的技师,得到的回答很有意思:
"就像你偶尔摔一跤,一般不会骨折。但要是天天摔,迟早得出问题。"
具体来说:
偶尔一次:基本无碍
经常这样:后果很严重
小琼表哥就修过一辆因为频繁误操作导致飞轮缺齿的车。车主是个马大哈,三个月内搞了七八次,最后花了好几千换飞轮。
防呆设计:汽车越来越聪明了
现在的新车可聪明多了,小琼发现很多车型都有防二次启动功能:
传统钥匙启动的车:
发动机运转时拧钥匙
起动机根本不工作
一键启动的车更省心:
按一下是启动
再按一下是熄火
根本不会误操作
老司机支招:这些习惯要养成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小琼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
启动前必看转速表
指针在0:可以启动
指针不在0:别碰钥匙
听发动机声音
安静的:需要启动
有运转声的:别动
看仪表盘指示灯
多数车启动后会有明显提示
特殊情况处理
有时候确实会遇到分不清发动机是否启动的情况,比如:
电动车太安静
环境噪音太大
这时候可以:
轻踩油门看转速
开空调试出风口
升降车窗测试
小琼说
其实啊,用车就像谈恋爱,要懂得"察言观色"。多观察爱车的状态,养成好习惯,才能让它陪伴我们更久。
最后考考大家:你的爱车有没有因为误操作发出过"咔咔"声呢?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