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考虑。
1. 为螺丝预留安装空间
目前最常见的车座固定方法是利用一颗螺丝穿过四个紧固件将车座固定在座杆上。因此,在确保工艺、材料选择及重量控制等因素的同时,通过设计后飘结构来确保螺丝的安装空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颗螺丝不仅用于固定车座,还具备调整车座角度的功能,因此必须确保操作空间足够便捷。
2. 补偿车座重心偏移
运动型自行车的车座设计通常前窄后宽,这与老式自行车和普通通勤车的车座设计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座弓前侧的宽度不能过大,以免超出座包的界限。这导致座弓相对于座管的夹持范围会略微偏后。通过设计座管后飘,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重心偏移。
此外,车座前部的窄小区域主要作用是为大腿提供侧向支撑,使得骑行者可以用大腿内侧推动车辆进行左右倾斜。而人体的主要重量则分布在车座的后半部分。因此,座弓位置偏后以及座管后飘的设计都是为了适应这种重心偏移的必要措施。
3. 提升稳定性
如果座弓的中点与座管中线的延长线重合,那么座包的位置将呈现前倾状态,这会增加各个部件的受力程度,并降低座管方向的稳定性(座管更容易发生左右旋转)。
由于人体的重量主要集中在座包上,因此座管后飘的设计可以使人体重心与座管中线延长线重合,从而增强座管的稳定性,减少对各个部件的额外压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