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关心汽车的朋友都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国家要调整“豪车税”了。
很多人听了可能有点懵,这税具体是怎么个调法?
对我们普通人买车有影响吗?
是不是以后买辆好点的车就得多花不少钱?
特别是那些准备买新能源车的朋友,心里可能更犯嘀咕,不是说电车有优惠吗,怎么这次也一起算进去了?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件关系到不少人钱包的大事,从头到尾给大家说清楚、讲明白。
这事儿的源头,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2024年7月17号联合发布的一个公告。
这个公告的核心,就是对“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并且明确了新的规定要从2025年的7月20号开始正式执行。
这次调整,主要有几个特别关键的变化,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最直接也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交税的门槛降低了。
以前,国家规定,你买的小汽车,开票价格,也就是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要超过130万,才需要额外再交一笔10%的消费税。
这个130万的线划得比较高,能摸到这条线的车确实不多,所以大部分人基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现在新规定把这条线,从130万一口气降到了90万元。
这90万是个什么概念呢?
它意味着,过去很多我们觉得算得上是好车、但还够不上“天价”的车型,现在也要被划入“超豪华”的范围了。
咱们举个例子来算一笔账,这样大家就更清楚了。
就拿很多人都挺喜欢的保时捷帕拉梅拉来说,比如一款官方指导价是101.7万元的车型。
在老规矩下,它的不含税价格没有超过130万,所以是不用交这笔10%的消费税的。
消费者买它,主要就是车价加上购置税这些费用。
可按照新规矩,从明年7月20号开始,这台车的价格,如果不算增值税的话,已经妥妥地超过了90万的线,那么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征10%的消费税。
算下来,这笔税款大概就是9万块钱左右。
也就是说,同样一辆车,在新规矩实施后购买,消费者可能要凭空多掏将近十万块钱。
十万块钱,对于能花一百多万买车的人来说,可能不会让他们直接放弃购买,但心里肯定会掂量一下。
这笔钱,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比如给家里添置一套高档家电,或者是一家人出国旅游一趟。
现在这笔预算要直接变成税款,任谁在掏钱的时候都会多想一想,甚至可能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购车计划,比如考虑一下别的车型,或者干脆看看二手车。
受这个政策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主流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比如奔驰的S级、宝马的7系、奥迪的A8,还有像保时捷卡宴、路虎揽胜运动版这些豪华SUV,它们很多车型的定价正好就卡在90万到130万这个区间里,以后无疑会面临直接的成本上涨压力。
其次,这次调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第一次把新能源汽车也纳入了征税范围。
过去几年,为了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家在税收上给了很多优惠政策,高端电动车实际上是享受着消费税豁免的。
你花150万买一台电动的保时捷Taycan,和花150万买一台烧油的保时捷911,在税费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这就让高端电动车在和同价位的燃油车竞争时,有了一个天然的成本优势。
但现在,政策明确了,不管你是纯电动、插电混动还是氢燃料电池车,只要你的零售价格超过了90万这条线,就要和燃油车一样,按规定缴纳消费税。
这一招可以说是体现了政策的公平性。
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扶持,已经逐渐发展壮大,高端车型也具备了和传统燃油豪车正面竞争的实力,那么在税收政策上,也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不仅堵上了一个可能被视为“税收漏洞”的地方,也给所有车企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不能再过分依赖政策红利了,真正的竞争力还是要靠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产品品质。
这对我们国家自己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比如已经卖到一百多万的仰望U8,以及其他正在向高端市场冲击的国产品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种鞭策,促使它们向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当然,政策有收紧的地方,也有放宽的地方。
这次调整中,有一个对市场非常有利的设计,那就是明确了二手车交易不需要缴纳这笔消费税。
这一点非常关键。
你想想看,买新车的成本因为加税而提高了,那么那些车况好、年份近的高端二手车,性价比是不是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原来打算花120万买台新车的人,现在发现落地要多花十来万,他很可能就会转头去看看,花个90多万是不是能买到一台只开了一两年的同款二手车。
这样一来,不仅省了钱,还不用交那笔新增的消费税。
这个规定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它避免了对同一件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反复征税,降低了交易成本,肯定会大大激活高端二手车的流通市场。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高端二手车的买卖会变得更加活跃,车主们在卖车的时候,车辆的保值率也可能因此得到一定的保障。
这对于搞活整个汽车存量市场,让资金和资源更有效地流动起来,是非常有好处的。
总的来看,这次豪车税的调整,是国家在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产业引导等多个方面后,作出的一次精细化调控。
它通过税收这个杠杆,一方面适度调节了高收入群体的消费,体现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导向;另一方面也为汽车市场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是进口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大家都要凭真本事说话。
短期内,市场肯定会有一段适应期,在明年7月20号之前,90万到13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可能会迎来一波销售小高潮。
而对于汽车厂家来说,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如何在新的规则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将是一场新的考验。
从长远来看,这种引导市场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价值竞争的政策,将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