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事件改编,存在虚构情节,请理性对待!
凌晨两点的城市,像被按下静音键的播放器,只剩下路灯在昏黄中摇晃。王建军握着方向盘,后视镜里映出自己疲惫的双眼。网约车平台上的订单寥寥无几,他咬了咬牙,准备再跑最后一单就回家。
“叮 ——” 手机提示音划破寂静,订单显示在距离他三个街区外的酒吧门口。王建军轻踩油门,朝着目的地驶去。酒吧外霓虹灯闪烁,人群醉态百出,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乘客。
女子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打开后排车门,“咚” 地一声坐了进去。香水味夹杂着酒精味扑面而来,王建军下意识皱了皱鼻子。还没等他开口询问目的地,女子娇声说道:“师傅,你把窗户关上点呗!” 那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仿佛这是司机应尽的本分。
王建军从后视镜里看了眼女乘客,昏暗的灯光下,女子化着精致的妆容,眼神却透着一丝醉意。他以为女子指的是自己驾驶位的窗户,于是伸手关上。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惊得王建军身体一颤。只见女子柳眉一蹙,提高了音调,不耐烦地说:“我让你把我这边的窗户关上,你咋这么笨呢!” 那嫌弃的表情仿佛王建军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眼神里满是鄙夷。
王建军心里一紧,握着方向盘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你后面有开关,你往上一摁,窗户就关上了。”
女子却突然笑了起来,那笑声带着几分娇嗔,又有几分挑衅:“我不要嘛,你帮我关一下啦……” 说着,还朝王建军抛了个媚眼。
王建军无奈地叹了口气,松开安全带,侧身帮女子把窗户关上。重新坐回驾驶位时,他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单,忍忍就过去了。”
车子缓缓启动,刚往前开了没几步,女子又皱起鼻子,抱怨道:“你把窗户关上,不觉得闷得慌吗?”
王建军眉头微皱,反问道:“闷啊,那你刚才为啥让我把窗户关上呢?”
女子撇了撇嘴,理直气壮地说:“你把空调打开啊!我怕风嘛!” 那语气仿佛王建军是她的专属仆人,就该无条件满足她的所有要求。
王建军心里一阵郁闷,但还是努力控制着情绪,伸手打开了空调。冷风徐徐吹出,车内温度逐渐降低。
可没过一会儿,女子又开始嚷嚷:“这空调风太低了,吹得我好冷啊。”
王建军解释说:“这已经是最小风挡了。”
女子却突然探身向前,手指戳着王建军的座椅后背,“你再调调,肯定能调的,你别骗我!” 她的指甲涂着鲜红的指甲油,在昏暗的车内格外刺眼。
王建军耐心地说了几次调不了,女子却不依不饶,声音越来越大:“你就是不想给我调!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 最后竟尖叫着要求王建军把空调关了,然后把窗户打开透透气。
王建军这次学聪明了,先打开了自己这边的窗户。窗外的冷风灌进来,吹得他头皮发麻。
“啪!” 又是一声巨响,女子狠狠拍了一下车门,尖声说道:“我让你开我这边的窗户,你开你那边的窗户干啥呀!”
王建军忍不住提醒道:“不是你说怕风吗……”
女子却振振有词:“你给我开一点透气就行。”
王建军再次无奈地说:“你后面有那个升降器,你自己调呗!”
女子一脸嫌弃地说:“我才不调呢,这都是公用的,得多脏啊……” 说着,还夸张地用手捂着鼻子。
王建军强忍着怒火,又帮她调了窗户。可女子仍不罢休,又要求把窗户再往下降一点。
“够了!” 王建军终于忍无可忍,提高了音量,“美女,你到底想干啥,是不是跟你老公吵架了,把气撒我身上啊!”
女子瞪大了眼睛,眼神里满是愤怒和不可置信,质问道:“你什么意思啊,我还不能提要求了?我花钱坐车,让你做点事怎么了?你就是个开车的,还敢跟我甩脸色?”
王建军感觉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一只大手在用力挤压他的心脏。他捂着胸口,一脸痛苦地说:“美女,我心脏有点疼,你下车行不!” 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他的脸色变得惨白。
女子急了,大声说:“你把我扔在这里,我还怎么叫车啊?你必须把我送到目的地!” 她的声音尖锐刺耳,充满了威胁的意味。
王建军实在坚持不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把车稳稳地停在路边,诚恳地说:“我真的心脏难受,你下车行吗?算我求你了!”
女子气呼呼地打开车门下了车,还恶狠狠地扬言要投诉王建军。她踩着高跟鞋,摇摇晃晃地站在路边,对着王建军的车大喊:“你等着!我不会让你好过的!”
王建军看着后视镜里女子远去的背影,瘫坐在驾驶座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摸出手机,颤抖着手指,在司机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兄弟们,我差点死在这单上……”
第二天,王建军的手机不断响起提示音。打开一看,全是关于他昨晚遭遇的讨论。有网友说,刚和我老婆结婚时还偶尔陪她打车,后来宁愿分开走也不愿意,10 次有个三四次她就能和司机吵起来!还有网友愤怒地说,公司业务少了,就想着跑个网约车补贴一下家用,跑了半个月不到,去了两次派出所调解。以前不明白为啥会情绪失控打人,后面终于懂了,有的奇葩真的会把人精神搞崩溃!也有网友比较理性地说,说实话,我理解这个女乘客。怕风,怕闷,同时有洁癖,确实有人这样。只不过她沟通的方式需要改进。
但这些讨论对王建军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他看着镜子里自己憔悴的面容,做了一个决定 —— 退出网约车行业。这个城市的深夜,承载了太多他无法承受的委屈和无奈。而那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乘客,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场看似普通的乘车纠纷背后,暴露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和尊重的社会现象。乘客认为自己花钱就该享受优质服务,却忽略了司机也是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司机为了生计,努力保持着职业素养,却在一次次的无理要求中濒临崩溃。或许正如网友所说,引入更完善的乘客评分系统,对不同评分的乘客进行差异化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类似的矛盾。但真正要解决问题,或许还需要每个人都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刁难,让善意在每一次相遇中流淌。
上述故事完整呈现了冲突过程与后续影响。你对故事节奏、情节还有其他想法,或是想调整标题风格,都能随时和我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