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小米汽车,50年后,历史会如何评价小米的造车举动

小米YU7上市后1天大定将近30万辆,这里面肯定有水分,水分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但是今天央视新闻抖音号播放了一个353秒的小米专题视频,相当于央视为小米站台了。视频标题里写着:(小米YU7)成绩刷新国外品牌纪录!“中国智造”用实力硬核上分。央视记者的引导语是:看中国制造如何突破边界。

我不是米粉,但是我家里有很多小米电器。我不是小米黑粉,我想说说我的看法。希望大家能讨论,而不是骂街。

50年以后历史会如何评价小米汽车。我估计答案是肯定的,小米汽车为中国汽车工业电动化做出了贡献,小米汽车为中国能源战略布局调整做出了贡献。是的,你没听错,小米是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后面有但是,后面再说。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这一战略基于多方面考虑:首先从技术突破角度看,传统汽车工业领域我国与国外存在差距。从奔驰发明第一辆汽车开始,到现在一百多年了,绝大部分汽车专利都是欧美日韩的。这些专利很多并不是发明和创造,更准确的描述是发现。也就是说,想实现某一个功能,最优方案,有且只有这一个。

比如三点式安全带,这是沃尔沃的专利。之后众多企业想搞创新、创造,比如两点式腰带、环绕式安全带等设计,但是两点式腰带无法约束上半身,环绕式安全带舒适性差。不管是试验还是数据统计,最终证明,三点式安全带是最优解。还有四冲程发动机技术,也就是吸气、压缩、做工、排气四冲程循环,也是最终证明的热效率高、可靠性强的唯一方案。

可以说只是因为欧美日韩相关企业,先尝试,先发现了一个解决方案,然后他们申请了专利。在专利没有无偿开放的前提下,后来者要么交专利费,要么耗巨资研发新技术。大概率,新技术并不是好技术。因为汽车工业说到底还是大众消费品工业,经济性、舒适性、耐久性缺一不可。在中国,汽车颜值的重要性都可能排在第一位了。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永远都是错的。正确的方法就是换新赛道,要么大家一块从零开始,看谁跑得快,要么自己先跑,让别人在屁股后面追。放在军事领域,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新能源汽车不等于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是我们成为汽车强国、工业强国最好的赛道。同时,发展电动汽车,对我国能源战略调整至关重要。

在国家能源战略层面,我们有其他所有国家都没有的两个特点:一、石油资源相当短缺;二、电力系统相当领先。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不多说,我只说一句话,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谁最先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谁以后能掌握世界发展主导权。显然,国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就是电力!

中国领先世界的技术有很多,系统性领先,并且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电力工业。中国电力的领先可不只是发电量的遥遥领先。从技术标准,到软硬件,从施工建设到系统规划,中国的电力工业已经全面领先世界!电力工业的产品是电能,原材料可以用煤炭、石油、天然气,也可以用水能、风能、太阳能,还可以用核能。不管是哪种原材料,可靠、可控、可长久,才是我们想要的材料!

巧了,就在2025年,我们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发现了一个超级钍矿。利用钍基熔盐堆技术发电,能为中国提供两万年的能源保障。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也是遥遥领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更待何时?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听着有点俗,换句好听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好听,但是感觉假大空。说直白点,只要你想做电动汽车,国家给你的支持,你都想不到有多好。

三国乱世,曹操为何能统一北方?因为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品德上即便有瑕疵,没有大错就行。李云龙能打仗,敢攻县城,但是文化水平不行,不能因为这个就让他在被服厂干一辈子吧。“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是我们总设计师说的。

电动汽车工业,我们需要迅速占领高地,建立领先优势。发展经济、发展工业和打仗一样,关系到生死,更需要付出代价。实现电动汽车领先,我们的代价是什么,可能不只是资源的投入。车里车外的人,都可能是代价的一部分。这可能是所有人的不幸,但是也可能别无选择。

孔夫子五谷不分,但是不影响他是圣人。毫无疑问,有些车企的负责人是不懂车的。比如转向灯自动停止,比如中控屏的洗车模式,这两个功能早就有了,但是从来没人宣传过,因为真的微不足道。即便懂车的车企负责人,也未必掌握真实的情况。

我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相当懂车的车企老板,在新款汽车快下线的时候,他说,他要随机选一辆车,亲自试驾,看看他们生产的车到底怎么样。他测试的结果是,车确实不错。真实的情况是他进入了当事人信息茧房,真实的信息别人都知道,就他不知道。各个环节的主管共同努力,选用最好的零件,经过精心调教,给老板特制了一辆车。虽然也是生产线下来的车,但是和其他车辆相比,车辆性能和驾驶体验要高出一大截。

有朋友会问,这么做违规违法吗?我负责任地说:即不违法也不违规。零部件,分为合格的和不合格的。达到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就是合格的,反之是不合格的。合格的也分为合格、良、优三个等级。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国情。余大嘴说过,中国汽车标准其实很低的。只要达到国标,就不违法了。

小米Su7在纽北赛道的成绩,我相信是真的,我相信那几辆车的标准很高。其他车辆呢,其他车辆是否和在纽北赛道测试的车一个标准,不得而知。我估计不一样。雷总是否也陷入当事人信息茧房,我不确定。我估计,很有可能。我想说,在网上传的大量小米汽车交通事故中,小米汽车很可能并不违法。一个最简单的推理就是,如果违法了,早就公布了。另一个可能的真相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你不可能违反一个没制定的法律。按照网上很多人的说法,这么高的事故率,应该召回了。结果,只是网友说说而已,只是一些人的情绪而已。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不能靠法律去解决。我也是老司机,以我的经验,网上的很多涉及小米汽车的事故,多数出事故的时候,时速在120公里以上。还有一些是急加速导致的,一方面可能是车辆性能问题,一方面可能是司机操控问题。总之,有司机的问题,有车的问题。但是很遗憾,即便车有问题,小米汽车不违法,因为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到位。对此有异议的,别骂我,我陈述的是事实,也别骂法律,没用。

法律是道德底线,不违法,不一定不缺德。这句话送给所有车企老板!希望每一位老板都是不缺德的老板。欠钱不给不违法,车企拖欠供应商应付款,真的不违法,但是真的很缺德,已经严重影响民生,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了。我希望国家尽快立法,车企延迟付款就违法。法律是道德底线,违法也是缺德。

回到主题上,小米汽车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中国能源布局调整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小米YU7首日大定将近30万辆,别说打击国内友商,是否打击了特斯拉,是否打击了BBA,是否打击了保时捷、法拉利?单说这一点,就证明小米很了不起。Su7YU7我都买不起,但是我致敬每一个买小米汽车的人。你们也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也真心地提醒大家,开车一定注意安全,生命只有一次!

换个角度看小米汽车,50年后,历史会如何评价小米的造车举动-有驾
雷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