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厢是“Z世代摒弃燃油车”的调调甚嚣尘上,另一头,一辆身价逼近三十万的国产魁梧级六座SUV,甫一亮相,订单就如雪片般涌来,突破万台。
这事儿,颇有些耐人寻味。
领克900,一款标榜为“阖家心愿终极座驾”的家伙,宛如一把钥匙,解锁了某些群体内心深处的渴望。
但疑问也随之而来,是车企寻到了点石成金的秘钥,抑或是我们对“家”这枚概念的理解,需要推倒重来?
先聊聊这车本身。
腹地宽绰、配置奢华、智联化加持,几乎把能攒的家当都塞进去了。
什么电混架构、气动悬挂、30寸巨幕,恨不得把起居室都搬到车轮之上。
厂家鼓吹的“一车通吃全场景”,听着就让人怦然心动。
可细细琢磨,这“全场景”果真能覆盖所有家庭的谱系吗?未见得。
有人嘀咕,这车压根就是为中产阶层度身定制的。
熊孩子要上学,老骨头要照拂,周末要郊野撒欢,时不常还得应酬商务接待。
一辆车搞定所有,听上去很美满。
但这种“一揽子”的思路,会不会有点像童年时代的百变金刚?
瞧着功能繁多,但每个功能都差那么一口气。
换位思考,站在厂家的立场,推出这么一款车,实属迫不得已。
毕竟,眼下的汽车市场厮杀得太厉害了,你不玩点花活,压根没法博人眼球。
况且,华夏家庭的购车诉求确实在迭代。
往昔可能只需要一台能跑的车,如今则渴求一台能承载家庭鸿鹄之志的“移动行宫”。
但症结在于,鸿鹄之志这玩意儿,它太私人订制了。
有人觉得,阖家出游就是要宽敞舒坦,最好还能捎上单车、帐篷、烤炉。
但也有人觉得,阖家出游就是要轻装简行,一台小车就能浪迹天涯。
更有人觉得,阖家出游就是要安稳靠谱,最好能像铁甲战车般所向披靡。
是以,领克900的走俏,或许并非由于其产品力有多么出类拔萃,而是因为它恰好契合了某些特定客群的需求。
这撮人,或许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崇尚格调生活,对腹地、舒适性和智联化有着更高阶的期许。
但对于更广袤的平民家庭而言,三十万的身价可能仍旧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更遑论,对于诸多栖身于逼仄都市的人们来说,一台巨型SUV带来的泊车窘境,可能比腹地带来的便利性更扎心。
当我们路径依赖地将购车动机归结为“脸面”、“较劲”时,是否忽略了家庭结构、地域鸿沟、生活方式等更为深邃的因素?
归根结底,汽车不过是一件器具,它理应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而不是反噬我们的生活。
领克900的现身,至少警醒着我们,华夏家庭对汽车的诉求正在变得愈发多元化。
车企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垒砌配置,而是真正洞悉不同家庭的痒点,提供更具针对性、更精耕细作的产品与服务。
与其说领克900定义了阖家出行的可能性,不如说它撩拨了我们对阖家出行模式的更多遐思。
它让我们了然,阖家出行不仅仅是空间与配置的议题,更是关乎生活格调、价值取向和个人抉择的命题。
或许,真正的“阖家心愿终极座驾”,并不栖身于冰冷的钢铁躯壳中,而是栖身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田。
它可能是一台载满欢声笑语的小车,也可能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远游,更可能是无数个寻常而暖心的刹那。
这,才是最本真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