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车展最大黑马!问界展台人气爆棚,张兴海用户思维到底有何魔力?
说到今年的上海车展,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可能是某某车企推出的炫酷概念车,或者某家豪华品牌的限量版超跑。但我亲眼目睹,真正的"流量密码"其实藏在问界展台。就像一个不声不响的学霸,问界默默地站在那里,却吸引了川流不息的参观人群。
这个由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打造的品牌,为何能在群雄逐鹿的上海车展中脱颖而出?背后究竟是营销手段高明,还是确有真功夫?
没有用户的掌声,再华丽的舞台也是空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4月23日的车展现场,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与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道明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陈道明并非是受邀站台的明星,而是作为真实的问界M9车主,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这款车的喜爱。
"我之所以敢在现场向大家推荐问界M9,就是因为这款车的用车体验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陈道明甚至提出了想要对外观、内饰和座椅布局进行特别定制的想法。
听到这番话,我不禁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数据:问界用户已经突破60万,而问界M9的累计交付量超过18万台,成为了50万价位以上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在传统车企几十年构建的市场格局中,简直是匪夷所思的速度。
老实说,我见过太多车企喊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口号,但往往是喊完就完,实际操作时依然我行我素。但问界似乎真的把这句话当成了行动指南,甚至推出了邀请用户参与工厂终检的举措,把"认可才提车"变成了常态化流程。
是什么让张兴海甘愿当"小白鼠"?
张兴海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习惯:每款新车都要亲自开着去西藏冈仁波齐试驾,确保自己在用户之前发现问题。
想想看吧,一个集团董事长,不是坐在舒适的办公室看报表,而是亲自开车从重庆出发,行程3500多公里,跨越国道、省道、县道、高速等多种复杂路况,这是何等的执着?据说他已经三次驾驶自家产品前往冈仁波齐,这种"先于用户试错"的精神,在国内车企高管中真的不多见。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举办的问界M8验收交付仪式,张兴海亲自为首批车主交车,并说出了那句"希望用户朋友买了一台问界M8,收获一个放心,感受一份自豪"的承诺。
从"我造什么你就买什么"到"你需要什么我就造什么"
回顾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产品的定义权几乎都掌握在车企手中。记得以前买车,一对小小的雾灯都能成为高低配的区分点,用来"收割"消费者的钱包。
但现在,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在这种大环境下,张兴海的"用户思维"显得格外与时俱进。
"从用户中来,到研发中去"这句话乍听起来像是官方套话,但问界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分量。
前不久与许多问界M9的老车主交流后,发现他们普遍希望能进行硬件升级,张兴海团队立即行动起来,专门打造了问界M9硬件升级车间,详细方案将于5月公布。这在整个汽车行业还是首次,彻底解决了老车主被"背刺"的痛点。
说真的,能让老款变新款,这是多少车主的梦想啊!
数字会说话,销量是最直接的证明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2.69万辆,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82.84%。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更重要的是,净利润达到了59.46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一组数字背后,是张兴海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固执,也是问界品牌被消费者越来越认可的明证。
车展期间,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都亲临问界展台,这也从侧面佐证了问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尤其是曾毓群试乘后表示,问界M9的安全性能优异,问界M8的零重力座椅舒适性甚至超越了VIP沙发——这可是从"电池大佬"口中说出来的评价啊!
把灵魂放进产品,而不只是技术
当下的中国车市正经历剧烈的变革,新能源车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每天刷新闻,总能看到某某车企推出了某某黑科技,但技术再先进,如果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终究只是自嗨。
我觉得问界的成功恰恰因为它把张兴海的"用户思维"融入了企业DNA。中国市场不缺造车的企业,但真正把用户放在心里的却不多。问界做到了,所以它成了上海车展最大的黑马,也成了国产汽车新标杆。
毕竟,再多的广告和明星代言,也比不上用户的口碑相传。这或许就是问界展台人气爆棚的秘密武器吧!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