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还清楚记得,朋友那辆哈佛H6刚上市的时候,基本上是把我们那圈车主圈给炸开了。那会儿,哈佛H6在家用 软派这条路上走得很稳,给人的感觉就是皮实耐操。相比之下,逍客当年算是偏灵巧和实用。我那时候实际开过几次,觉得逍客手感比较线性,动力平顺,尤其是起步那会儿,轻踩油门,它就响亮地跑起来了。记得我一朋友,买车第一专注的就是顺畅不肉感,逍客正好符合这一点。
但十年过去了,情况变得不一样了。起码在我身边好多朋友的感受,逍客的车味儿少了,更多的像个中规中矩的家庭车。而哈佛H6,随着新款不断推陈出新,更有劲儿,操控上也比十年前有提升。对比两车,现在的逍客,真的是OUT了,不能说完全废,但开起来,没有过去那么有趣,甚至有点吃力。
这里就想问问你们:你们身边人提起逍客,都觉得在哪里出彩?还是觉得它只是个能开的工具?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逍客的动力参数——官方百公里加速10.2秒,估算核算下来,也就一般快车的水平。你说城市里超车难度怎么说?比如说,那次我开车去超个慢车,刹那间我也就想:这要是以前的老哈佛可能还能快点,但逍客的动力输出就是线性的,没啥突兀感,但也不猛。这也是我猜测,可能是为了安全考虑,厂方调校得比较平衡。
不过这个平衡也带来了问题——你在市区红绿灯起步,可能等待时间长点,油门轻点它还动,给点油就快了,但如果你像我那样,不舍得踩实油门,就会觉得肉感明显,而且油耗也能感受到点变化,估计是个应付得过来的水平,七升半左右的油耗,平均日常开,够了。
那我心里又在想:在这么多家用SUV里,逍客到底算哪个特色比较明显?是温和的操控?还是用得顺手的人机工学?或者——别太当真,我觉得它还是适合中午休息时在闹市区走一圈的大叔——你会怎么想?你身边的逍客味道是不是像我说的,用平衡点去定义,更贴合实际一些。
我还得提一句:逍客的底盘还算可以的,毕竟是基于专业SUV底盘打造,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组合。在高速变道或者城市弯道,方向感挺靠谱的,没有那种飘感,虽然重心高点,侧倾那么一点点,但整体还算稳。我倒觉得,厂家真是瞎琢磨了——这个穩字,跟我曾经体验的那些坑洼路,还硬碰硬比起来,差点意思了。
说到坑洼路,就让我想起某次停车走马路牙子,逍客的悬挂表现还算中规中矩,车身震动没有想象中那么刺耳。我还记得那次我朋友司机阿姨说:哎呀,这车底盘还挺扎实的,悬挂调得不错。也相信,她对多年前那次跑偏的底盘体验还印象深刻。
但你要问我,这车在极端的复杂路况,表现到底咋样?只能说——如果你不是开一辆猎豹那样的越野玩具,普通路径能应付。毕竟车底离地高188mm(这是估算,不确定是否准确),比一般轿车要高。挂底很少,偶尔走非铺装路面,也用不上挂底惊喜。对空隙大的路面,悬挂还能施展点柔软的功夫,车不会一卡一卡的。
我记得前几天,朋友的小孩在后排乱踢,坐上去感觉座椅包裹还不错,我试了下,软硬适中,不会让屁股很软倒。乘坐平顺吗?还行,减震做得还算到位,完全满足家用的标准。短途出行可以,但要是跑到远一点,续航和耐操能力还是有限。其实我还在想:假如我家还要搞个长途,可能会头疼——毕竟燃油经济性和高速稳定性还没有那么大优势。
你会发现,逍客这个车在年轻家庭眼里,是个可靠的朋友。但是一旦进入十年门槛,很多细节都被时间洗掉了。今儿我和一修理工聊天,他笑着说:这车简单干净,省心。我就想,对啊,这也是它的优势,但问题是,当你换代,像哈佛H6那样,升级除非真把动力、底盘全推上新台阶,否则,很多老事情就会暴露出来。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我刚才看了个网上评论,说新款逍客,油耗比老款还高一点,这我觉得可能是样本少的情况。这让我联想到:生产线上的供应链稳定性,确实会影响一辆车的调校。有时候,料 shortages 一多,调校就偏差,这点和我每天在供应链博弈的老司机经验很像——料不够,厂子就得把现有的‘调味料’,用到极致。
回头再想一想:买辆车的时候,最在意的到底是开起来爽不爽?还是买回来能用几年?我觉得这两个往往冲突。逍客的味道,就是那种用得住又不伤心,但难免感觉跟现在的潮流比慢半拍。
如果要我猜测:未来这个等级的SUV,会不会往智能化上猛推?我可能没想得很透,它的特殊味道会不会被电子屏幕上的高科技掩盖掉?谁知道呢。大概也是一种时代变了,你敢想象十年前的完全自动驾驶,今天可能就变成了普通配置。
好了,反正这些美味都别太当回事吧。遇到那种开车带点味道的,反而觉得更有趣。你们觉得,逍客还能在你心里占个什么位置?是不是那种陪你走过十年,也许还会续个借口再换的车?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