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李斌不久之前说:小鹏可以改变,蔚来也可以。
其实就算他不说这句话,外界对蔚来的期待(或设想)也一定是这样的:蔚来会变得更高效,团队战斗力飙升,供应链管理强悍直接。总而言之,变得更加理性、强势、精炼。
实际表现却并非如此。蔚来这一次应对中,表现出来的变化有4个:一是裁员10%,二是现有车型降价数万,三是5566分量够足的中期改款,四是沈斐接管乐道。
原来,蔚来还是那个蔚来,它的改变和小鹏完全不一样。
就好比一个大导演的财务状况出了问题,他的解决方式是节省开支、变卖一些资产、投入更多精力启动新项目;而不是去做一些能直接改变收入结构的事情,比如换一套个人团队、转做资本回报类项目,又或者干脆去上综艺、开直播卖货。
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回顾蔚来之前几次重要改变,它们一直都是这样的。
比如几年前它们宣布要设立子品牌,推出乐道和萤火虫。
当时我们就以为进入20万智能新能源主流市场的乐道会是一个更注重效率的品牌,它会更关注性价比、有着更强的价格敏感性。结果我们惊讶地发现,李斌为乐道选择的CEO是前迪士尼与WeWork的中国区掌舵人艾铁成,其整个学习与职业生涯都十分西方且高级中产化,懂得高收入中产想要什么,也更在乎高收入中产想要什么。
萤火虫也是类似的状况。当听说这是一个入门级品牌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它会去和比亚迪、零跑们竞争,这会是一个极致性价比的品牌。这一次的反转更惊人,萤火虫盯上的入门市场竟然在欧洲,它想做的是一个纯电甲壳虫、纯电208那样的精品欧洲小车。当其最终因不可抗力因素不得不将重心转回国内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它与本土市场如此格格不入,即便最乐观的支持者也觉得它连月销3000也卖不到。
简单来说,当时人们以为李斌推出乐道和萤火虫这两个品牌,是为了适应消费降级的环境,结果却是,这是两个消费升级类的品牌。
再往前推,蔚来的第一次危机,也是最大的那次危机。那一次蔚来大量裁员、缩减开支,之前人们就通过这样那样的宣传知道了它比外企还夸张的工作福利,比如高规格的出差机酒之类,一线销售不设KPI则好像是危机爆发后才为人所知。
至于改变之后的状况,开支缩减是显而易见的,也开始给销售设定了诸如每天至少拨打60个电话的KPI,但它们给出的薪水仍然是最高的,有一线销售月收入能达到10万以上,并且它们所设定的工作强度和约束手段相比其它新势力也仍更为宽松。
李斌是个体面人。从头到尾,他没有对任何项目进行过高强度施压。
他能做到的最狠的事情——绝不是说这不够狠——也就是裁员和缩减开支。艾铁成没能带乐道完成设想中的目标,那就离开吧,蔚来的情况不乐观,那就裁员吧,降低并且砍掉一些福利投入吧。但李斌没有设立绝对狼性的、本土互联网大厂中几乎毫无例外的高压环境。
李斌是个松弛的人,而他最值得赞许的一点是,他也尝试让用户和团队松弛,而不是以团队玩命为代价把自己塑造成「成功企业家」。
(蔚来当然也有过员工加班出现健康状况的新闻,也没人会天真地以为它们绝对干净,本文所说的是横向对比下的相对而言。)
▲以上均截图自「牛客」
2020年的时候,何小鹏在微博发布了那张著名的蔚小理boss合影。2019、2020年新能源市场并不算好,前一年蔚来还爆发了巨大危机,至于新冠疫情影响反而还好,当时国内控制得不错,仿佛快要过去了。在那张照片里,李斌是笑得最开心的。
他或许没有想到,本土汽车市场,乃至整个消费市场,在接下来几年彻底天翻地覆,变成了对他最不利的模样。
▲来自何小鹏的微博
蔚来是一个基于乐观情绪的品牌,或者更恰当地说,蔚来是一个适应乐观时代的品牌。
在一个人人都相信收入会增长、科技会进步、996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保住岗位的时代,人们会相信世界可以改变,人们有底气也有意愿去尝试更不一样的事物,即便付出更高昂的价格。
李斌的松弛、他的管理方式、蔚来的价格、蔚来的产品思路……所有这一切都完美适应那个乐观的时代。所以李斌笑得很开心,创业路上一定有坎坷,但环境站在他那边。
然而环境很快发生了变化。
最初一两年时间,新冠疫情带来的变化其实相对有限,差不多可以归纳为2021年蜜雪冰城开遍全国,「平替」还不至于蔓延全局。到2022、2023年的时候,人们对消费的收紧则已经不再是迹象或趋势,而是切切实实不可逆转的了。经济环境越来越紧张,破产爆雷的房产和金融公司越来越多,裁员越来越多,乐观环境变成焦虑环境。这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
智能新能源在这个阶段快速发展,合资品牌在这个阶段快速陨落,新势力急速上位。这对蔚来却并非好事。因为蔚来有两种DNA,一是我们听到厌烦的认准「大趋势」的冒险,二是李斌本人所赋予的蔚来的全球化乃至外资式的气质。
当新能源这个大趋势落地了,也就意味着人们对这个新方向的怀疑渐渐消退,这会带来更高的销量,同时,这也会带来更多的参与者,更激烈的竞争。
行业的主旋律从扭转观念变成激烈竞争,李斌的酷和乐观变得无关紧要,他的松弛甚至成了企业的弱点,至少不再是有利因素。
蔚来这一次的危机远不如2019年那么迫在眉睫,但这一次却远远让李斌更加难受。
但谁也不能说李斌在这个时代就注定是「运去英雄不自由」,更不是说他就一定要变成豺狼不可。乔布斯曾直面互联网泡沫和次贷危机,一样在回归后将苹果塑造成传奇。马克思生活在早期资本主义的全盛时代,一样写就了《资本论》让人们看到真相和另外的可能。
今天是「平替」的时代,也同样是享受的时代。人们的确用蜜雪和瑞幸取代了星巴克,但同样的事实也是人们就是一定要喝咖啡或茶饮;人们的确用东北、淄博取代了瑞士、南美,仍然,这恰恰也证明了哪怕是穷游,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非要去旅行不可。
回归到汽车层面,人们在说卷的时候,早已不再为厂商担心有没有利润,而是担心打工人会因此被压榨,人们会为了京东进入外卖行业、给送餐员上社保而叫好。
最后落到蔚来的层面。蔚来的销量在乐道上市影响产量之前是平稳向上、连续月销超2万的,即便BaaS隐性压低了售价、毕竟也是实打实地还要车主每个月都要付大几百上千元的费用。这些东西都证明了蔚来的确行之有效地在30/40万价位建立了自己独到的优势。
即便仍在危机中的现在,蔚来这个品牌仍是最特别的。
比亚迪、小米、鸿蒙或许是最强大最有流量的,理想、小鹏、零跑是最有效率的,但蔚来是最酷、最摩登的,而这又恰恰是本土汽车乃至整体消费市场最稀缺的特质。
如果李斌真的变了、蔚来真的变了,无非是中国又多了个豺狼般强迫加班、压榨员工和上下游公司、产品千篇一律、毫无冒险精神的汽车公司罢了。太可悲了,也太无聊了。
当所有人都只想当赢家的时候,人们期待英雄。
封面图片来自蔚来官网
(END)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