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官宣签约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赵心童,瞬间引爆全网。
话题#赵心童代言比亚迪#阅读量破1.2亿,冲上热搜前三。
一个是市值万亿、从电池厂逆袭成全球新能源销冠的“技术狂魔”,一个是辍学练球、历经禁赛风波后登顶世锦赛的中国斯诺克第一人——这场合作被网友称为“草根逆袭者的顶峰相见”。
赵心童的成长轨迹与比亚迪惊人相似:祖籍西安、深圳成长、走向世界;比亚迪从深圳起家,收购西安秦川后进军汽车行业,最终称霸新能源赛道。
这种“同频共振”的品牌故事,让合作自带热血滤镜。
为什么这场合作能点燃全民情绪?
因为它戳中了中国人最爱的“逆袭剧本”。
赵心童的故事里,有少年辍学的孤注一掷,有禁赛低谷的至暗时刻,更有世锦赛夺冠时那句“冠军不是终点”的清醒;比亚迪的征程中,是王传福带着20人团队在铁皮厂房造电池的艰辛,是燃油车时代被嘲“土味”的憋屈,更是用刀片电池捅破行业天花板的狠劲。
这两条看似不相交的赛道,却在“死磕到底”的精神底色上殊途同归。
有人说赵心童的商业价值已超越丁俊晖,但在我看来,这恰恰证明了中国体育明星的“价值升级”。
丁俊晖的时代,运动员商业价值靠的是赛事成绩单;而今天的赵心童,代言李宁、比亚迪等国民品牌,微博粉丝半年暴涨180万,25岁以下占比67%——年轻人追捧的不仅是冠军头衔,更是他身上“触底反弹”的叙事张力。
比亚迪这波签约更是精准卡点:既要借势体育明星破圈年轻市场,又用“技术流+拼搏派”的双重人设,强化品牌 “硬核又热血”的标签。
不过,竞技体育 的残酷在于:商业神话永远与成绩单绑定。
赵心童 的代言费虽已冲至千万级,但对比丁俊晖巅峰期年入2000万 的战绩仍有差距。
2023-24 赛季他将冲击英锦赛、大师赛大满贯 ,世界排名能否挺进前八才 是商业价值能否持续 的关键。
就像 比亚迪,从 “燃油车小弟” 到 “新能源一哥” 的蜕变 ,靠的不 是营销噱头,而 是186万辆 年销量 的硬数据。
这场合作最动人的地方,不 是商业数字 的飙升,而 是中国品牌 与中国运动员 的“双向赋能”。
当 赵心童 用球杆征服 克鲁斯堡剧院,比 亚迪 用电车改写 全球汽车格局,他们都 在向世界证明:真正 的冠军,从 不被出身定义,只 被努力重塑。
点亮【赞】+【在看】,为这份“中国式逆袭”喝彩!
评论区聊聊:你更期待 赵心童 的下一个冠军 ,还是 比亚迪 的下一项黑科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