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大佬们互掐挺逗的,一个个西装革履的,结果吵起架来跟村里的大妈似的。一个说对方的车不行,另一个立马在朋友圈里秀和平,说“这事算过去了”,这不就像那帮小屁孩儿在学校里打架,被老师叫家长一样吗?
高管骂街比产品发布会精彩
姚飞在车主群里抱怨吉利新车时,肯定没想到自己的聊天记录会泄露出去。这家伙评价得挺到位,"后排挤得慌"这种话,4S店的销售员打死都不会说出口。现在车企的高层都这么接地气,买车的时候直接加他们的微信,比看那些参数表直观多了。
吉利杨学良这回应,简直就是公关界的教科书,他既没提“追究法律责任”,也没让对方低头认错。就那么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已沟通”,还顺带夸了奇瑞有诚信,这操作比他家那自动驾驶技术还稳。真是建议,各大厂应该把高管之间的骂战纳入员工培训,这比市场营销课有用多了。
车主群变成吃瓜现场
那个曾经散伙的“A9创始人版车主群”,本来是想聊聊怎么调整座椅记忆功能的,结果意外成了商战的见证者。现在群聊没了,车主们估计得去海鲜市场卖盲订名额了。话说车企下次建群,干脆叫“吐槽友商交流群”得了,保准比官方直播间点击率高。
姚飞这设置抖音隐私的骚操作,简直绝了,跟那发完朋友圈就赶紧删的怂货似的。可现在这网络,截图满天飞,隐私账号也就跟拿张报纸遮脸似的,没啥用。话说回来,建议那些车企大佬们,得配俩手机,一个专门用来喷竞争对手,另一个就用来发布那些官方声明。
车企互掐史比车型还丰富
长城跟吉利去年就互掐排放造假的事,今年又来了奇瑞跟吉利正面杠上。咱们干脆在车展弄个八角笼,让这些车企大佬现场开撕,门票钱捐给消协,既能解决矛盾还能做点公益。现在终于明白为啥车企都爱赞助体育赛事了,原来是在培养打手。
姚飞昔日在长城那疙瘩混过,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奇瑞的嘴炮,这出戏码比《速度与激情》还刺激。咱得给车企高管们搞个转会机制,转会费就按他们喷友商的频率来算。以后车评人这活儿怕是要失业了,要是想看点真材实料,那就得盯着高管们的聊天记录瞧瞧了。
官方声明永远慢半拍
李学用刚说完“已经和吉利深度沟通”,聊天截图就瞬间刷爆了整个网络。车企公关部的反应时间,简直比特斯拉的刹车距离还长。下次咱们直接发语音,这样至少能跳过那繁琐的审核过程。现在我终于懂了,为啥新车交付总是延期,原来高管们都在网上忙得不可开交。
最逗比的是那声明里喊要“携手营造行业风气”,这不就是班主任让俩打架的熊孩子手拉手罚站。咱们能不能让那些车企在声明结尾来个投票环节,让网友们评评谁是最佳嘴炮王,也算给点互动营销的诚意。
吃瓜群众的正确姿势
咱老百姓看车企掐架就别瞎掺和,得明白他们都是为了赚咱的钱。这不就像看俩夫妻拌嘴,你只管搬个小板凳边嗑瓜子边看,别瞎劝和。要不咱们把车友群改名叫“友商黑料交流圈”,专门搜集各家的小秘密,这比车主手册有用多了。
买国产车就像追剧一样,今天个这车自燃了,明儿个那车断轴了,后儿个高管们又互喷起来了。要不车企来个“吃瓜不花钱”的保险,专保咱们看热闹的流量费?记住,车评人的话得反过来听,高管们的牢骚得正面瞧瞧。
互联网没有真正的私密
姚飞觉得在车主群里发言挺保险,没想到截图传播的速度比5G传输文件还溜。车企领导们得学学娱乐圈那一套,得先问问“这东西能公开不”。现在总算是明白了雷军为啥老说“友商都是二货”,原来是在给友商开脱。
那个保密的抖音号,现在感觉就像薛定谔的猫,处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要不咱们给各大平台支个招,弄个“高管专享版”,发信息前自动把敏感词给换一换,比如把“烂车”换成“有待提高”,把“挤得很”改成“空间挺充裕”的。
这出戏看完了,你最想看哪家车企的高层来个硬碰硬?是想接着看吉利和奇瑞的较量,还是等着长城来搅局?快在评论区留言你心中的商战好戏,点赞数最高的那位,我送你个吉利车模,不过,小心,可能轮子得自己焊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