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驾驶员来说,“拉缸”这个词无疑会让他们感到紧张,因为它往往预示着高昂的维修费用即将来临。拉缸,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是指气缸壁、活塞以及活塞环因异常摩擦而出现的粘滞和熔化现象,是气缸故障的一个统称。那么,我们如何识别发动机拉缸的症状?又该如何进行日常保养来预防呢?
在一次保养过程中,某车辆仅更换了第一和第三个气缸的活塞环,但随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便出现下降,油耗也有所增加。司机反映,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机油和水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途中却出现了机油警示灯亮起的情况,随即补充了机油。修理部门检查后发现,除了活塞环更换外,并无其他关键部件的维修记录,因此他们认为活塞环的材质可能是问题的根源。然而,供应商表示活塞环来自正规厂家,质量并无问题。
进一步对四组活塞及缸套进行检查,发现气缸活塞顶部存在严重的烧蚀现象,第一、二活塞环卡在环槽内,且活塞烧蚀后产生的金属残渣卡在气缸上止点,缸壁有明显的拉缸痕迹。其他气缸则未见异常。这些迹象都指向了发动机拉缸的问题。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发动机拉缸呢?虽然原因众多,但发动机的冷却效率、机油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燃油供给系统的性能都是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将从发动机水温过高、润滑系统异常以及燃油供给系统不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发动机水温过高是导致拉缸的常见原因。柴油机在正常工作时,冷却水温度应保持在80~90℃之间,此时发动机能够发挥出最大功率,且油耗最为经济。然而,当冷却水温度过高时,金属部件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会导致其强度、弹性和耐磨性下降,甚至发生变形和堵塞。活塞过度膨胀以及润滑条件恶化是造成活塞拉缸的主要原因。
其次,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不正常也是引发拉缸的重要因素。润滑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活塞、活塞环、缸套等关键部件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降低摩擦阻力,清洁接触面,并起到散热冷却和密封防腐的作用。如果润滑系统工作不良,部件表面无法得到充分润滑,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烧蚀和拉缸。因此,保持润滑油的充足和清洁至关重要。
此外,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状态也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虽然供油系统不良对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的直接影响较小,但会导致发动机工作粗糙、冒黑烟以及零件过热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活塞顶部熔化。
在日常保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预防发动机拉缸:
1. 根据季节温度选择合适的机油粘度,确保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都能得到良好的润滑。
2. 使用正规加油站的优质柴油,避免加注劣质燃油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3. 定期检查并更换柴油滤芯,确保燃油系统的清洁和畅通。
4. 定期检查发动机进气系统和中冷器散热器的工作状态,及时清理堵塞物,保持冷却能力。
希望各位驾驶员在了解发动机拉缸的症状和原因后,能够对自己的车辆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和保养,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