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铁疙瘩——啊不,汽车,以后怕是真要变成“自主意识”爆棚的家伙了。倒不是说手动挡要寿终正寝,而是说,你握着方向盘,它反倒要“越俎代庖”,替你点刹、拨轮,甚至躲闪行人。这事儿,缘起于一纸新规,唤作《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技术规范》。直白点说,从2025年起,凡是新下线的车,都得自带这套AEBS,不然甭想上牌。
听着是桩善举,毕竟安全重于泰山嘛!可细咂摸咂摸,这盘棋可不只是“安稳”二字这么简单。
先来说说这AEBS是何方神圣。说穿了,就是给车子安了个“顺风耳千里眼”,借由雷达、摄像头这类“感官”,辨识周遭的阻碍,一旦觉察你要“亲密接触”了,它就自行启动紧急制动。听着颇具未来感?实则这玩意儿早就有了,不少豪车上都有配置。关键是,以前是“可选项”,如今成了“必选项”。
这就有嚼头了。强制加装,名义上是为了你好,可普天之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这笔开销,终究得由消费者埋单。新车价格水涨船高,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有人粗略估算过,单单AEBS这一项,恐怕就要额外支出几千甚至上万元。
这当口,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安全是千金不换的!多掏点腰包买个心安,划算!这话不假,但问题是,对于那些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消费者而言,这笔钱兴许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没准会退而求其次,选择更廉价的车型,甚或干脆打消购车的念头。
再者,这AEBS也并非金钟罩铁布衫。试想一下,倘若在雨雪霏霏的天气,雷达和摄像头被糊了个严严实实,又或是在某些犬牙交错的路况下,AEBS误判形势,冷不丁给你来个急刹车,那岂不是弄巧成拙,反而更添险情?
所以说,这AEBS强制上岗,可谓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从车企的视角来看,这无疑是块诱人的蛋糕。瞧瞧那些关联的上市公司,万安科技、伯特利、威孚高科……一个个秣马厉兵,准备大展拳脚。毕竟,这可是个千亿级别的蓝海啊!
但从黎民百姓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就没那么喜大普奔了。他们或许要掏出更多的真金白银,而且还要承担一些潜在的隐患。当然,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折射出一个大势所趋:汽车愈发智能,也愈发扑朔迷离。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梗:往昔开车,只需熟稔驾驶技术即可。如今开车,不仅要精通驾驶,还要略懂电脑、略懂网络、略懂各式高科技。这对于一些老炮儿司机而言,恐怕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当我们习焉不察地将缘由归结为“科技日新月异”时,是否忽视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嬗变,而这场嬗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商业模式层面的,乃至是社会结构层面的。
汽车不再仅仅是个代步工具,它正蜕变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一个数据采集器,一个广告平台。而我们,正在浑然不觉中,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
故而,这AEBS强制加装,看似只是个细枝末节的政策更迭,但其背后,蕴藏着的是整个汽车行业的走向,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图景。
或许终有一日,我们真的可以心无旁骛地将方向盘托付给人工智能,但在此之前,我们尚需审慎思量更多的问题:谁来执掌这些数据?谁来恪守我们的安全底线?谁来为我们的隐私保驾护航?
这些问题,远比AEBS本身更具份量。因为它们牵涉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出行方式,更是我们的未来走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