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密集“发券”提振消费热情

中国多地密集“发券”提振消费热情-有驾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密集“发券”提振消费热情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记者 王恩博)原价近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最新款苹果笔记本电脑,免税后还能叠加800元消费券,几乎相当于打了个九折。不少消费者上前问询,却发现来迟一步,早已断货。

  这是中新社记者最近在海南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免税店看到的场景。事实上不只在海口,随着眼下中国各地密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一度被疫情压抑的消费热情正水涨船高。

  “消费券定位于短期需求刺激工具,具有拉动消费见效快、乘数效应显著等特点,逆周期属性十分突出。”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对其作用颇为看好。

  从中国各地实践来看,“发券”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正在显现。

  以广东为例,截至7月初,全省已发放政府消费券12.08亿元,财政支出8.5亿元,拉动消费69亿元。福建省通过支付宝发放数字消费券,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投放,上半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3亿元,带动全省消费27.9亿元,杠杆比达15.2倍。

  正值暑期消费热季,近日又有多地“开抢”新一轮消费券。

  第二届消博会热度还未消退,海口市于8月4日至9日将发放新一轮共14.17万张消费券。本轮消费券分为免税场景消费券和零售、餐饮、住宿场景消费券两种类型,总计发放额度达1000万元。

  在人均消费支出长期领跑中国的上海,当地官方发文表示,支持企业以多种方式发放消费优惠券,实施国家和本市扩大汽车消费政策,特别是市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发放电子消费券,同时对绿色家电等消费予以适当补贴。

  此外,北京、天津、湖北等地近期也纷纷大手笔“发券”,涉及购物、餐饮、旅游等各类消费场景,堪称吃喝玩乐,样样齐全。

  各地对消费券均寄予厚望,但也有专家提醒,从经济恢复、消费热情、家庭消费热点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看,消费券规模应保持适度,其发放领域应有明确针对性,发放规模要视效果循序渐进。

  对此,沈建光建议,消费券的消费产品设计可以与本地企业产品生产、农村特色——产品销售相结合,在提振居民消费同时增加企业订单、推动农产品上行。

  此外,地方政府与平台企业合作打造“企业网购节”,与发放消费券等相结合,可促进生产和消费高效链接,打破“企业困难—就业恶化—收入放缓—消费低迷”的恶性循环。

  整体而言,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背景下,随着发放消费券等政策发力显效,今年来一度受到严重冲击的中国消费市场正加快恢复。6月份以来,中国多数商品零售增速回升,餐饮消费持续恢复,部分地区市场销售明显改善,实体店铺经营向好。

  谈及下半年消费修复前景,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黄文楷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多重积极因素将推动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复商复市、发行消费券等举措都将促使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但他提醒,让消费恢复动力更充足持久,还需进一步提振中国民众消费信心。

  “促消费的关键还是稳就业稳预期。”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亦指出,要保持稳增长、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尤其要加大对受疫情和政策冲击较大的服务业的帮扶或纠偏力度,加强流动性支持和改善偿付能力的措施“双管齐下”。(完)

(中国新闻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