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预言家 中国车市剩2家?比亚迪吉利笑了 其他车企各打算盘

你瞅瞅现在这车市,简直就是个修罗场,今天你薅我一把毛,明天我给你下个绊儿,血雨腥风的,赶脚再这么折腾下去,迟早要一统江湖。

可问题是,鹿死谁手呢?

有老铁撂狠话,要说最终只剩俩牌子,铁定是比亚迪跟吉利。

车市预言家 中国车市剩2家?比亚迪吉利笑了 其他车企各打算盘-有驾

这话乍一听挺武断,可咂摸咂摸,嘿,还真有点那意思。

你看啊,比亚迪那可是“电”力值拉满,吉利呢,则是“油”然而生,销量和进账都杠杠的。

去年这两家一块儿卖了都快赶上650万辆,腰包鼓胀的程度,比其他自主品牌加起来都超了一半。

亮出这个数儿,那叫一个泰山压顶,谁看了不哆嗦?

肯定有人要抬杠,说去年吃香不代表今年也吃得开。

这话没错,数据这玩意儿,当个参考就行,别死抱着不放。

可今年头一季度的报表一出炉,哎哟喂,更吓人了。

比亚迪销量跟坐了火箭似的,嗖嗖地往上窜,利润更是直接翻了个儿。

吉利那也不遑多让,销量营收蹭蹭涨,利润更是炸裂,飙升了264%。

这哪是卖车啊,这明摆着是点石成金呐!

其他车企见了,估计眼珠子都得瞪出来。

所以说,真要押宝未来,比亚迪跟吉利好像确实是最有戏能笑到最后的。

车市预言家 中国车市剩2家?比亚迪吉利笑了 其他车企各打算盘-有驾

但咱得寻思寻思,它们凭啥这么横?

难道就靠着卖得多,赚得多?

恐怕没那么简单。

咱们得倒回去扒拉扒拉,其他车企都在忙活啥?

有的还在跟燃油车死磕,有的转战新能源慢悠悠的, 还有的只会耍花腔,搞营销,可产品力压根跟不上。

说白了,就是战略上跑偏了。

比亚迪跟吉利能杀出重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家老早就开始在新能源这块地盘上刨土,而且技术储备也够硬扎。

当然,光有技术还不够。

瞅瞅现在,车企们卷配置、卷价码、卷服务, 恨不得把上帝们当老佛爷供着。

比亚迪跟吉利在这方面也没少下血本, 各式各样的新车型跟下饺子似的,一个接一个, 营销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比亚迪跟吉利再能耐,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汽车市场这么大,总得给其他玩家留口汤喝不是?

再说了,消费者也不是傻子, 谁家的车好,谁家的车划算,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车市预言家 中国车市剩2家?比亚迪吉利笑了 其他车企各打算盘-有驾

与坊间传闻不同,实情是,除了比亚迪跟吉利, 还有一些车企也在暗搓搓地憋大招。

譬如,奇瑞在海外市场玩得风生水起, 长城在硬派越野车这块儿占山为王, 还有一些新晋势力品牌, 就算销量平平,也各有各的独门绝技。

所以,说将来只剩下比亚迪跟吉利, 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了。

但有一说一,这两家车企确实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后浪。

它们不光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 也在积极拓展海外版图, 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摇旗呐喊。

当我们一窝蜂地把锅甩给“市场竞争白热化”时, 是不是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比如,核心技术的软肋、品牌溢价能力的短板、 还有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力不够等等。

这些顽疾不根除, 就算苟延残喘,也难以真正做大做强。

汽车行业的博弈,说到底还是技术、产品、品牌和服务的较量。

谁能在这四个维度做到登峰造极, 谁就能在未来的棋局里占得先机。

比亚迪跟吉利眼下占优,但并不意味着能高枕无忧。

其他车企要是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扬长避短,也不是没有机会咸鱼翻身。

就像当年七国争霸, 谁也没料到,最终问鼎中原的会是看似毫不起眼的秦国。

所以,汽车市场的未来走向, 还真不好盖棺定论。

但可以笃定的是, 只有那些真正为消费者着想, 矢志创新,力争上游的车企, 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青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