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

门口停了一辆黑色轿跑,夜色下的车身反射着小区路灯的微光。

邻居王叔拎着一袋子白菜,慢悠悠地走过车旁,忍不住端详了两眼。

“十万块能买到带激光雷达的车?”他自言自语,眼神像是在破案。

这一幕的荒诞感不亚于你在菜市场看见一位大妈用无人机拎回了早市蔬菜。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现实总爱给你出几道超纲题,长安启源A06就是这么一道,把“卷疯了”印在了指导价表上。

你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

如果你是王叔,刚退休,准备买一辆家用车,每天接送孙子、偶尔跨省串亲戚。

预算卡在10-15万元,一心想找台实用又靠谱的新能源轿车。

结果发现,市场上突然摆出一款搭载激光雷达、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中型掀背轿跑,还配着“冰箱、按摩座椅、20扬声器”。

这不只是买菜加了点辣椒,这简直是菜市场里把米其林二星的厨师请来炒了盘白菜。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事件本身其实很简单——2025年11月9日,长安启源A06上市,指导价10.99万起,支持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激光雷达和城市NOA驾驶辅助直接下放到十万级别。

这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是个不小的冲击。

曾几何时,激光雷达还是高端车型的专属,二三十万才能碰一碰。

“天枢智能驾驶辅助激光版”这几个字,曾经是电动车广告里的神秘代码,现在却成了小区门口随手可见的新标配。

硬件阵容,放在桌面上堪称豪华:1颗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1个摄像头,脑子由地平线征程J6M芯片操控。

推理逻辑很简单——这些玩意儿原本是市区无人车、智能泊车领域的高配,突然被塞进了一个十万出头的家用轿跑里。

你要是还想在同价位里找个能跟它硬碰硬的“竞品”,八成得去翻翻去年车展的宣传册,然后再感叹一句:“这年头,谁还不是点科技树就能逆袭?”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但我对这种“科技平权”现象,始终保持一点职业上的怀疑。

十万级别的智能轿车,真能做到“高阶智驾”无门槛?

这背后,有几个细节值得推敲。

首先,硬件到位不代表软件成熟。

同样是激光雷达,搭载在车上跟真正实现稳定的NOA(领航辅助)体验还有距离。

你系统升级到多少版本,路况识别算法怎么跟实际交通磨合,都会决定你到底能不能在城市里放手开车。

曾有某品牌喊出“高速NOA进大街”,结果用户实际体验是——左转识别慢半拍,红绿灯前加减速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还是自己手动纠偏。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这就像你把餐厅的顶配厨具搬进家里,结果做出来的西红柿炒蛋还是只会放糖。

其次,卷到极致的价格战,往往藏了些“隐形成本”。

你花10.99万元买到的激光雷达,是否意味着后续软件服务免费?

智能驾驶功能推送到第几年,是不是还得加钱开会员?

这些问题,大多数人买车时沉浸在“新鲜配置”的喜悦里,很少追问。

等到下一次OTA升级,突然弹出个“付费解锁城市NOA提示”,你大概率会想起王叔那天的表情——“这车到底卷到啥时候才算卷完?”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长安启源A06的空间、舒适性和续航,确实摆得明明白白。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掀背尾门、4885mm车长、2922mm轴距、656L后备箱、纯电630公里续航、增程240公里纯电+超2000公里综合续航,这些硬参数都挺扎实。

后排能躺到145度,前排按摩、通风、加热都有,甚至冷暖冰箱能把早市的牛奶和冰棍都分门别类藏好。

生活中的小确幸,被硬件工程师一项项堆了出来,丝毫不掩饰“我就是要让你觉得值”的诚意。

说到这里,我必须承认现代汽车行业“卷”的姿势已经让人有些迷惑。

以往大家比拼的是动力、底盘、品牌,后来逐渐卷到智能座舱、语音助手、自动泊车。

现在连激光雷达都能下放到10万区间,下一步是不是该把车辆遥控、无人加油、智能宠物陪驾一起塞进来?

假如你是技术工程师,不免有点职业倦怠感——你设计了三年的激光雷达算法,还没来得及自豪一把,隔壁产品经理就把它打包进了促销套餐。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现实就是这么无情。

一面是消费者的欢呼,一面是研发团队的头秃,这两者之间的夹缝,藏着整个行业的冷幽默。

我对“科技平权”并不悲观,只是觉得该有些底线。

不是所有的硬件下放都能转化为用户价值。

智能驾驶功能,如果不能持续进化、维护体验,最终只是多了几个能拍照的传感器。

真正的好产品,应该能让王叔这样的普通用户,既用得上尖端科技,也不会被一堆“付费升级”搞得头晕。

从市场角度看,A06的上市会加速同级别车型的配置进化。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其他品牌如果还在“高阶智驾20万起”的幻想里徘徊,很快就会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

你可以说这是“行业鲶鱼效应”,也可以说是一次“老百姓的胜利”。

但在我看来,这场胜利的背后,是消费者认知的升级和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

毕竟,谁也不想每天都被“智能化焦虑”追着跑。

有意思的是,哪怕卷到天花板,人的需求总归有盲区——家人上下车是否方便、座椅实际舒适度、前后备厢到底能装下多少西瓜,往往比一套城市NOA更重要。

我见过太多购车者,最后还是用最朴素的标准做决定。

技术带来的幸福感,永远要和生活本身配合默契。

长安启源A06上市,售价10.99万,配激光雷达-有驾

否则,哪怕激光雷达能绕小区遛弯,家里的猫还是只愿趴在静止的引擎盖上晒太阳。

说到这里,不妨做个自我调侃。

车圈的“专业人士”,有时像是在看悬疑剧——每次新车上市,总想揭穿点什么,结果发现真相只是“大家都想要更便宜又更高级的玩意儿”。

然而,技术升级和性价比的拧巴,谁也无法彻底说清。

你说卷疯了,也许只是下一个新标准的开始。

最后,我不做绝对判断。

你认为激光雷达真的能让十万级家用车实现“智驾自由”吗?

还是说,这只是行业的一次营销狂欢,消费者只是在技术泡沫里跑了一圈又一圈?

把这个问题扔给你,也许比我的答案更有意义。

毕竟,每个人的答案,都藏在自己买菜的路上,和那个悄然驻足的王叔一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