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 “造船出海”,这步棋下得有多妙?

最近刷到个有意思的事儿 —— 中国车企开始 “玩船” 了。上汽刚搞了艘 9500 车位的大滚装船 “安吉安盛” 号,5 月 15 号首航欧洲;比亚迪更猛,8 艘滚装船今年全上阵,光第一季度就运了 2.5 万台新能源车出海;奇瑞、广汽也没闲着,要么造船要么合建运输公司,感觉一夜之间,车企都成了 “航运玩家”。

中国车企 “造船出海”,这步棋下得有多妙?-有驾

2025年4月27日,比亚迪“深圳”号汽车运输船驶离江苏省苏州港太仓港区首航巴西。

为啥突然都去造船?

说白了,以前太 “憋屈” 了。全球汽车海运被日韩垄断,运费贵就算了(单车成本 3000 - 5000 美元),舱位还得 “抢”,2024 年中国车企出口延迟率整整 18%。你想啊,车造好了运不出去,搁谁不急?自己有船就不一样了。上汽投 100 亿造 12 艘大船,单车运输成本直接降 10%;比亚迪靠自研光伏储能技术,装卸货都能 “零碳排”,既省钱又能打环保牌。更关键的是,交货周期缩短 30% 以上,不用再看别人脸色,供应链稳稳攥在手里。

中国车企 “造船出海”,这步棋下得有多妙?-有驾

这招背后藏着多大野心?

表面看是解决物流难题,实则是场 “产业链突围战”。以前中国车出口,靠 “借船出海”,运输成本占比能达 15%,现在自己掌勺,成本降了,利润空间就出来了。更绝的是,车企开始玩 “全链条本地化”—— 比如广汽要在欧洲建中转仓,从制造到运输到售后全打通,这不就是要在人家家门口 “安营扎寨” 吗?

但挑战也不少

现在船队规模上去了,航线覆盖还不够广,船员人才也缺,更麻烦的是有些国家给中国船队设关卡。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 “拦路虎” 恰恰说明咱们动了别人的蛋糕。你看,中国造船业连续 15 年全球第一,技术和产能都跟得上,只要咬牙把航线织密、把人才育好,打破垄断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车企 “造船出海”,这步棋下得有多妙?-有驾
中国车企 “造船出海”,这步棋下得有多妙?-有驾
中国车企 “造船出海”,这步棋下得有多妙?-有驾

从 “卖车” 到 “定规则”,这才是终极目标

当车企不再满足于 “把车卖出去”,而是要掌控 “怎么卖、怎么运、怎么服务” 时,中国汽车的全球化才算真正入了门。就像比亚迪的船用 LNG 双燃料,上汽的甲醇预留技术,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 “移动的技术展示台”—— 告诉全世界,中国车从里到外都是 “硬实力”。

说句掏心窝的话

以前总说中国汽车 “缺芯少魂”,现在芯片、电池、智能驾驶都在突破,连运输都要自己说了算。这种从生产到出海的 “全链条较真”,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真实缩影。或许再过几年回头看,这些在海上乘风破浪的中国船队,正是中国汽车改写全球规则的起点。

最后问一句:当中国车企既能造好车,又能管好 “海上生命线”,你觉得下一个被改写的行业会是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