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账号突然“蒸发”,微博像断了电的路灯,艹老师这波消失,实在比头条热搜还任性。
昨晚还在视频里见他怼新能源,今早账号成了404,评论区一片“艹呢?”
的弹幕。
互联网真是热闹得过分,谁的瓜都能轮番上桌,今天是艹老师,明天说不定又是谁在“消失的名车”系列里打卡。
翻回头看,艹老师混汽车圈这么久,嘴里没个把滤网,一年能喷出十个新势力来。
新能源、造车新贵、老牌油车,他都敢怼,捧谁踩谁全凭当天心情。
评论区粉丝都习惯了,今天夸蔚来,明天怼比亚迪,后天顺手再给特斯拉甩点“彩虹屁”。
有一说一,这人活得跟弹幕一样自由,哪家品牌公关要是心脏不行,真能被气出高血压。
可偏偏他一出事,网友们就像围观拆迁现场那样起劲——你说互联网不是戏台子吗?
账号被封这事,谁都能猜到一半。
平台说“违规”,网友猜“举报”,热心人还要翻出他两个月前那条怼新能源的视频,说什么“果然是报应”。
但说到底,谁家没几个黑名单?
自媒体人碰上刁钻平台和敏感品牌,和球场上被黑哨吹掉进球差不多,摊手认命,没人能全身而退。
有时候我怀疑,艹老师是不是被“请去喝茶”了。
这年头,平台对汽车区的监管一天比一天严,别说吐槽,暗示都能让你账号绿灯变红灯。
前两年有个自媒体,敢爆电池门,结果号都没捂热就被送走。
再早点,某明星一句话上了热搜,底下评论区都快吵成股东大会。
谁还敢真话连篇?
说艹老师“极端”,那倒也不冤。
流量这东西,没点火花真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可如今流量和风险成了连体婴,玩得太疯,分分钟就被请出局。
你要说他冤,戏都上演这么多年了,哪次不是有人哭有人笑?
数据不会骗人,三个月前他怼油车的视频,播放量飙上百万;当天,一条举报的私信也能顶半天工单。
平台KPI和品牌面子,一个都不能少,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想了想,汽车圈和娱乐圈、体育圈其实也没啥区别。
说封号就封号,像极了NBA主裁一句哨响,场上场下谁都要瞪眼三秒。
去年莫雷发推,火箭队的市场一夜回到解放前;娱乐圈谁又不是直播“翻车”后一地鸡毛,复出时粉丝还得排队买单。
互联网的记忆短得可怕,热度冷下来,一切就都“归零”了。
细想艹老师这“消失魔术”,不排除是短暂冷处理。
说不定等风头一过,他又马甲一换,评论区还不是老朋友打卡——互联网的江湖,从来不缺回旋镖。
你还别说,这种剧情,简直像极了香港老牌豪门家族的花边新闻,今天开记者会,明天全家低调出国避风头,后天回来又能继续营业。
有一说一,这事也不是全靠嘴皮子。
说到底,平台要流量,品牌要口碑,观众要瓜,三方扯皮谁都不想当冤大头。
自媒体人夹在中间,想图点真话,难。
你敢踩线,平台能让你下线。
你想挣钱,品牌能让你喝凉水。
说白了,这场游戏,谁笑到最后,全看谁的手快、胆大、心细。
有时候我琢磨,咱们是不是对内容创作者太双标了?
一边让人“说点真话”,一边又看不得人太出格。
体育圈经纪人和球员嘴炮大战,圈外人看得热闹,圈内人心里都清楚,水下的冰山有多大。
敢爆料,敢怼人,基本都得学会低调做人。
谁还没点“被请喝茶”的经验?
你问我艹老师会不会回归?
没准明天账号就复活了,毕竟流量大V的“自愈力”比新能源电池续航还顽强。
要是彻底“失联”,换个马甲继续开喷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粉丝比谁都忠诚,谁还没点“账号没了我还在”的信仰?
说到这,评论区的朋友们,你怎么看?
你会不会也觉得这些“消失”的大V比车圈发布会还精彩?
你觉得平台到底是在保护谁,还是怕自己出事?
还是说,这一切都只是网络风暴里的一阵小风?
想骂就骂,想夸就夸,毕竟,谁还不是互联网的“键盘老司机”呢。
我这会儿刷到热搜,又有自媒体和某品牌互怼上头条。
你说热闹吗?
热闹。
你说累吗?
也是真累。
谁让咱们都活在屏幕背后,把别人的瓜当饭吃。
下次再有账号“消失”,你还来不来围观?
没准下一个消失的,就是你最喜欢的那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