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车企陆续发布财报,市场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于高管薪酬等表层数据,但真正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仍在于营收结构、技术投入与布局。从比亚迪最新财报数据来看,其2024年研发投入达542亿元,超过全年净利润规模,这一"研发投入超净利润"的战略已延续13年。高强度研发支撑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及兆瓦闪充等创新成果,推动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41.3%的年度增长。
比亚迪表现格外突出,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已降至70.7%,按照当前趋势,今年内负债率有望降至“6”字头。2024年,比亚迪销售427万辆,与通用、福特规模相近。但福特和通用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4.27%和76.55%,比亚迪仅为74.64%;福特和通用总负债在同期营收的占比超过100%,比亚迪仅为75%;通用和福特的有息负债分别占总负债的61%和66%,比亚迪仅为5%,偿债压力明显更小。
针对外界关注的供应链账期问题,财报数据显示比亚迪付款周期始终控制在汽车行业合理区间。其垂直整合模式下高达99%的自研自产率,不仅优化了供应链效率,更将单车毛利率提升至22.5%,接近特斯拉23.1%的行业标杆水平。随着泰国、巴西工厂产能释放,海外本土化生产使物流成本下降,进一步强化竞争力。
从财务健康度来看,比亚迪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周期(6-8年)逐步消化,毛利率有望升至24%-26%。2025年一季度在7个国家领先销冠的业绩,印证其"科技平权"战略的有效性——通过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下探至7万元车型、车载无人机系统等技术创新,实现前沿科技向主流市场的渗透。在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比亚迪的财务数据揭示出中国车企的独特发展路径:通过技术研发构筑竞争壁垒,依托垂直整合优化成本结构,借助布局打开价值空间。这种“规模增长-技术突破-财务健康”的三角循环模式,正在重塑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当传统车企为转型阵痛所困时,中国新能源军团已找到规模效应与技术红利共振的新增长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