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东航在大兴给C919航班捯饬了个“瞬时值机”口儿,愣是把截止办理时间掐到了起飞前25分钟。听着倍儿有面儿,咱自个儿的大飞机嘛,得有点儿范儿。可细一琢磨,又觉着有点儿不对味儿。
明面上,这是利好。提速了,舒坦了,对不?可骨子里,咱是不是把“另眼相看”当成家常便饭了?旁个航班咋就没这优待?还是说,C919得靠这招儿来验明正身?
你想哈,截止时间压到25分钟,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得是啥阵仗?地勤得是陀螺,安检得是丝滑,登机得是无缝衔接。这后头,八成是大兴机场和东航没少撮合。关键是,这“特殊关照”能撑多久?能雨露均沾吗?要是不能,岂不是平添一份落差感?
兴许有人会说,这是扶持国货,应该的。话是没错,可真要办起来,就复杂喽。就好比,你给孩子置办了一辆顶配的自行车,还专门给他铺了一条专属赛道,这当然能让他风驰电掣。可其他孩子呢?他们也想玩儿,也想有好的体验,难道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再说了,这“瞬时值机”真能药到病除吗?航班要是延误了,你再快的手续也没用武之地。行李要是撂挑子不干了,你再快的安检也鞭长莫及。所以,提升整体服务水准,比搞这种“头部玩家”的待遇更靠谱。
再者,这种“专属通道”容易让人跑偏,觉着C919和别的飞机不是一个物种。可事实上呢?它也是个铁疙瘩,也得遵循同样的规矩,也得过一样的安检。要是过度渲染它的“特殊性”,反而会让人捏一把汗。
说白了,大伙儿对C919的期许,不单是速度更快,服务更好,更是盼着它能成为中国智造的一张王牌,代表着精工细作,金字招牌。要达到这个目标,靠的不是几个“绿色通道”,而是实打实的技术沉淀,是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是矢志不渝的迭代升级。
与世俗观念相悖,咱们对国产大飞机的扶持,不该是这种“锦上添花”的特殊待遇,而应该体现在“雪中送炭”的实操帮扶上。比方说,加大研发力度,健全产业链条,培养更多航空专才等等。
当然,东航和机场的努力值得点赞,他们想让乘坐C919的旅客宾至如归。但这种“瞬时值机”模式,更像是个试验田,摸索哪些环节还能精简,哪些流程还能优化。
当我们一窝蜂地将原因归结为“为了支持国产”,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市场博弈和社会公允?区区25分钟,恰恰说明在提质增效方面,仍有跬步可积。
所以,C919要翱翔万里,需要的不仅仅是跑道上的“瞬时加速”,更是整个航空生态的欣欣向荣。这才是真正令人翘首以盼的。而对乘客而言,什么时候所有航班都能享受这种“丝滑”体验,那才是真正的福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