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值得聊聊的,主角是华为和奇瑞合作的那款车——智界S7。
这车去年才刚上市,按理说正是新车热乎的时候,结果没过几个月,新款的申报信息就在工信部的网站上公开了。
这一下就让很多人犯了嘀咕,这操作确实有点不寻常。
新车刚卖就出改款,到底是原来的车有什么急着要改的问题,还是说华为和奇瑞在下一盘大棋,想给市场来个措手不及呢?
这事儿咱们得掰开来,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的外观,特别是车标。
之前智界S7用的是一串英文字母“LUXEED”当车标,这个设计怎么说呢,不算难看,但放在现在一堆新品牌里,确实不太能让人一眼就记住。
而这次申报图里,车头、车尾和轮子上都换成了一个很有设计感的“X”形标志。
这个变化可不只是换个标那么简单。
咱们普通老百姓可能要问了,换个标能有多大影响?
影响可不小。
这个“X”标,很可能不仅仅是智界S7一个车型的标志,而是华为整个“鸿蒙智行”汽车联盟的一个新符号。
你看,华为现在合作的车企有好几家,问界是和赛力斯,智界是和奇瑞,后面可能还有跟北汽、江淮合作的车型。
如果这些高端车型以后都用上这个统一的“X”标,那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辨识度的家族形象,就像说起“三叉星”就知道是奔驰一样。
这一下子就把格局从卖一款车,提升到了打造一个品牌家族的高度,这个想法是很有远见的。
除了换标,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车身长度从4956毫米增加到了4982毫米,长了26毫米。
这点长度,听起来不多,也就一个手指头多一点。
但对于买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个信号很重要。
之前有些车主和试驾过的人反映,智界S7的后排空间,跟同级别的一些对手比起来,算不上特别宽敞。
现在加长了这2.6厘米,虽然不一定能让空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表明了一种态度,就是厂家听取了市场的声音,并且愿意为此做出改进。
在中国市场,车内空间大不大,往往是很多人决定买不买车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增加的26毫米,更多的是增加了消费者心里的好感度。
如果说外观和尺寸的变化是“面子工程”,那这次改款在智能驾驶硬件上的升级,那可就是实打实的“里子”了,而且是下了血本的。
现款的智界S7,它的智能驾驶系统,很多车主的反馈是,在高速公路上开长途,用起来挺省心也挺稳的,能帮你保持车道、自动跟车,安全性不错。
但是在市区里,路况一复杂,它就表现得有点像个新手司机,有时候并线会犹豫不决,跟前面的车距离一会儿远一会儿近,偶尔还会突然来一下急刹车,让车里的人心里一紧。
华为显然不满足于“高速好用”这个水平。
所以这次改款,拿出了压箱底的技术。
根据现在流传出来的消息,新款S7的智能驾驶硬件,要跟华为最顶级的问界M9看齐。
这是什么概念呢?
主要有两个大升级。
第一,是在车屁股后面,增加了一颗激光雷达。
咱们都知道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的“眼睛”,能非常精确地感知周围环境。
但大部分车都把激光雷达装在车顶或者车头。
在车尾加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些非常头疼的驾驶场景,比如防止后方车辆突然插队,或者预防路边突然冲出来的行人或电动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探头”。
这样一来,车子就有了接近360度无死角的感知能力,安全性大大提升。
第二,是把毫米波雷达升级到了所谓的“4D毫米波雷达”。
传统的毫米波雷达,能探测到前方物体的距离和速度,但它像个“睁眼瞎”,分不清这个物体到底有多高。
打个比方,前面路上有个被风吹起来的大塑料袋,传统雷达可能会以为是个障碍物,然后来一脚急刹车,吓人一跳。
而4D毫米波雷达,因为它能探测高度信息,就能判断出这只是个轻飘飘的塑料袋,车子可以安全通过,从而避免了这种不必要的急刹。
这两个硬件一升级,等于给智界S7换上了一双“火眼金睛”和更聪明的“大脑”,让它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也能开得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看完了硬核的科技,再来看看车里的享受。
这次新款S7还增加了一个叫“零重力座椅”的配置。
现在的新能源车,竞争非常激烈,大家不光比技术,也比谁的车坐着更舒服。
从理想汽车开始,车里有没有大屏幕、冰箱,座椅舒不舒服,成了很多家庭用户关心的话题。
智界S7这次推出的零重力座椅,有18个方向可以调节,腿托还能抬得很高,再加上按摩功能,明显就是冲着提升舒适性来的,想跟理想、小鹏这些以舒适著称的对手们掰掰手腕。
这也说明,华为和奇瑞不仅懂技术,也越来越懂中国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车,车不光是代步工具,更是移动的家。
当然,车无完车。
智界S7从上市到现在,销量确实不错,说明喜欢它的人很多。
但一些早期车主也反映了不少软件上的小问题。
比如,有人说后视镜的记忆功能有毛病,每次停车解锁后,后视镜不会自动回到之前设定的位置,还得自己手动调一下,这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确实挺烦人的。
还有像哨兵模式的录像有时候会丢失,或者对存储卡不兼容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不影响安全驾驶,但确实会影响每天用车的体验。
不过,这款车在省电方面的表现倒是获得了不少好评,百公里电耗能做到12.5度电,在同级别的纯电SUV里算是相当优秀的了。
这次改款,硬件升级是板上钉钉了,但这些软件上的小毛病,更多还是要看厂家后续通过系统升级(OTA)来一点点修复和完善。
考虑到华为在软件开发上的实力,这些问题应该能逐步得到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