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瑞虎8今晚正式上市了,价格其实挺出乎意料的,比预售的时候公布的还低了一万三左右。这算是那种先放烟雾弹,实际让利的套路吗?我估计有点这种感觉。你知道,汽车行业的套路就是:先抬高预期,让你觉得自己要花一堆钱买豪华配置,结果实际到手价要比预售价低不少。像在家产酝酿一个大促销一样,最后消费者觉得占了大便宜。
这次新上市的瑞虎8,配置非常丰富的,四个版本可选,价格区间9.29到12.29万。限时售价,说白了,就是打了个折扣,跟厂家台面上的价格比,真是便宜不少。不过你细想,按配置算,价格其实还算合理。配备了新一代鲲鹏1.6TGDI发动机,配7DCT双离合变速箱,最大功率147kW,扭矩310N·m。这动力参数,咱很少在家里用比拼。毕竟一台车的动力不是单看这个参数,咱也不是在买跑车,日常用个起步、爬坡、加速,战斗力还不错。
但我其实有点好奇的是,这款发动机是不是神车?有没有像德系那几个工厂用的可变气门、缸内直喷的技术?毕竟,奇瑞的发动机还在追赶阶段,没那么核心技术突破嘛。有人会说:哎呀,这发动机不比德系的跑得快?那算什么优势?我倒觉得,不一定非要比速度,更重要是耐用、油耗和成本。
说到成本,这发动机成本其实不高。你看,普遍来说,一个大厂的发动机,投入几百万到几千万,也就是几十个工程师几个月的时间。奇瑞把它组装好,批量生产后,每台车的制作成本能压到几千元~低的两三千。油耗差不多在6到8升/百公里区间,平均算算,粗糙心算,百公里动力油耗大概能省个几块钱。对消费者来说,最有用的还是保值率。
其实我挺奇怪的,为什么奇瑞不把瑞虎8做成四驱的?我记得上一代那会儿也有6MT,老一辈人喜欢手动挡,可能这次没出。很多人喜欢四驱,尤其是下雨天、雪天,或者走乡间土路。你说,喜欢买SUV的,除了气派,其实有很多是自驾出行,四驱还真是个硬需求。这次为什么不搞点越野配置出来?别说我喜欢越野,我自己车子就裸奔,用得多甚至会觉得麻烦。可实际用车场景,某些地区,不搞四驱,确实会让人觉得少了点啥。
这事还让我想起一件事,之前有个朋友买的本田CR-V,价格和这差不多,配置很平均平衡:油耗谈不上低,但挺耐操。买的时候他说:就喜欢这车的平顺,后备箱空间也够大。我当时就想,买车是不是有点像买个多用途工具,不能只看快快跑,也得看用得舒服。
再说回来,奇瑞今天把价格放得挺低的,除了让利,估计还是吸引眼球的手段。他们其实也知道,市场上还是什么样的格局?大众、丰田、本田这些传统外资系品牌,早就形成价格+品质+渠道的优势,国产品牌想突破,得用价格和配置吸引人。至少这次,瑞虎8的配置还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比如说,车内配置了不少智能配置,像语音识别、多屏互动、智能驾驶辅助,感觉比起上一代还是多花了心思。
但这里要问一句:你觉得这些配置是不是标配的基础装?还是说,这次瑞虎8加入了不少噱头配置?我看评论区有人说:配置高到我等还得等攒钱。其实这也是市场的转变——你说,现在买车,除了价格,我们还看什么?配置丰富?油耗低?还是易维修?我自己倒觉得,要是能搞个宽松点的维修体系,修车排队的日子可能会少点。
还有个细节顺带补充,咱们厂家都喜欢打进口牌,但实际上,进口车型里面的很多核心任务还是国内组装真身。比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某工厂的变速箱技术,实际上也是国内改造的拼装版。这你信不信?不排除个别顶级的进口零件,但大部分,实际上还是国内工厂拼的。反正我这人,总觉得厂商在做背景故事时,有好几件事,可能没那么天衣无缝。
买车还是看实操体验。你和我都没细想过,90%的网友其实更看中怎么用比我花了多少钱更实际。这次瑞虎8价位还算合理,配置也够用,是否会抢走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我觉得一定会。你会因为实用打个折扣买吗,比如要不要选择四驱版?又或者像我一样,想看看后续老款价格会不会掉得更快点。
小伙伴们,你会觉得一辆车在配置和价格之间,哪个更重要?还是说,到底实际用体验才会决定你下一次换车的选择?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