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550主要用于轻薄本市场,而RTX3050则占据着主流入门级游戏本的显卡领域。尽管有轻薄本尝试搭载RTX3050,但其散热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探讨MX这类入门级显卡与RTX30系列游戏显卡之间的差异时,我们主要关注功耗、性能以及价格这几个关键因素。
一般而言,MX550的性能大致相当于RTX3050显卡的一半左右。具体差异我们接下来会详细分析。
显卡配置差异显著:
根据官方提供的参数信息,RTX3050采用安培架构,核心加速频率达到1740MHz,拥有2048个cuda核心,位宽为128bit。而MX550的加速频率为1320MHz,cuda核心数量为1024个,位宽为64bit。在性能上,MX550显然有所缩减,这与其较低的TDP功耗(主流在15W-25w)相比RTX3050的35W-80W也相吻合。
此外,RTX3050还具备额外的Tensor cores和RT cores,虽然光追功能可能不太理想,但Tensor cores在某些场景下仍能提供一定的助力。
经过3DMark的Time Spy模式测试,MX550独显的得分为2630分,这一成绩相较于MX450有大约15%的提升。而RTX3050显卡的性能则与其功耗密切相关,80W版本的得分达到了5330分。
RTX3050在性能上明显超越了MX550,即便是35W版本的RTX3050,其性能也只是降低了约20%。此外,RTX3050还配备了4G显存,进一步增强了其性能优势。
散热方面,轻薄本通常采用金属机身设计,而RTX3050游戏本则多使用塑料C面以提高隔热效果。同时,游戏本通常具备更强的散热能力,使得键帽温度一般不超过40度。
然而,搭载MX独显的轻薄本在显卡长时间满载时,温度可能会高达45度,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即便是RTX3050的轻薄本,其散热表现也与MX轻薄本相差无几,这主要是因为轻薄和性能之间难以兼顾。
MX显卡的定位主要在于为平面设计提供一定的性能提升。至于游戏方面,由于其功耗并不低且性能提升有限,不如直接选择核显来得更为经济实惠。例如,6800H核显的性能就与MX550相当(主要用于娱乐性质,生产力方面仍不如具备cuda核心的MX独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