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伪豪车”火遍国内:海外售价低廉在国外无人问津,国人却疯抢加价智商税交得值还是贪图面子虚高价格难怪被称为“伪豪车”

最近和老李在修理厂等车时,他那边来了一位丰田4S店的销售,话题一聊就没停。我顺口问:你们店那个普拉多,国内卖这么贵,真值吗?销售笑得有点尴尬,这个……其实普拉多主要是靠情怀卖,外加一部分客户喜欢它耐操。说到这,我心里那个槽啊,别说耐操,这车在日本也就是台普通代步越野,不起眼,才20万人民币上下的价。

说实话,普拉多这个现象,挺有意思。我自己以前在供应链那块磨叽过几轮,心算了一下,进口普拉多的关税和消费税,差不多就把价格撑上去了,光是税费就占到车价的四分之一不止。这货动力也很一般,搭载的那台自然吸气发动机压根没法称得上澎湃,搭配2.7吨的车身,感觉就是小马拉大车。可奇怪的是,国内40万的售价加上10万的加价,卖得还跟抢似的。销售那边还说,新车交付周期长,客户要么提前半年预约,要么只能买二手高价车,价格跌幅极小,简直逆向奢侈。

3款“伪豪车”火遍国内:海外售价低廉在国外无人问津,国人却疯抢加价智商税交得值还是贪图面子虚高价格难怪被称为“伪豪车”-有驾

我这不是没点类似体验么,刚翻了下去年笔记,曾经同事提到普拉多二手车的保值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有人戏称买普拉多等于投资稳健的资产——这说法真有点扯淡,买车哪有保值还赚钱的道理?这基本是心理慰藉和品牌情怀捆绑销售了。

话说回来,为啥国人对普拉多爱的死去活来?我猜,最根本的还是面子味儿。开了一个越野车,光是气场就拉满,谁都知道丰田的车不错,耐操耐用,越野能力也有几分真材实料。可是话说回来,国内同级别SUV像宝马X3、奥迪Q5,动力和科技配置其实没逊色多少,价格却和普拉多相差无几或者更亲民。面子和实用性能混合在一起,导致这种伪豪车的现象更加突出。

3款“伪豪车”火遍国内:海外售价低廉在国外无人问津,国人却疯抢加价智商税交得值还是贪图面子虚高价格难怪被称为“伪豪车”-有驾

最近碰到小张,他一脸苦涩地跟我吐槽,前阵子买了埃尔法,刚提回来就抱怨,这车真不值那个价啊,配置连我的家用凯美瑞都差远。我心想,这埃尔法在日本估计就是普通的商务面包车,日本价格才27万人民币,整出100多万卖国内,溢价300%不说,还得加价二三十万才能提车。不得不说,明星带货和面子消费确实推高了这车的热度,但实际体验?就像把五菱宏光穿金戴银似的,有点儿扯。

当时我和朋友随口打了个比方,供应链里车型定位就好比烧饭:如果只放了米和水,不放什么料,做出来的饭就是普通的白饭;而豪华车,就是要各种配料调味、火候精准掌握,最终成盘香喷喷的佳肴。普拉多和埃尔法,更多是水煮白饭,不是没有味道,但谈不上高级厨房出来的那样精致。可惜这个比喻名不见经传,大多数人还是被外观和面子蒙蔽,没仔细品尝口味。

3款“伪豪车”火遍国内:海外售价低廉在国外无人问津,国人却疯抢加价智商税交得值还是贪图面子虚高价格难怪被称为“伪豪车”-有驾

路虎揽胜的情况就更奇葩了,大家都知道它过去是英国皇室座驾代名词,但自从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后,品质不尽如人意,我在修理厂听师傅吐槽,这个路虎修起来就是麻烦多,电路故障频发,修都修不好。换着同级别奔驰GLS或者宝马X7那是真稳定,保养体感好,配置也豪华得多。售价对比,揽胜卖的是英伦绅士风范,但实际上大部分电子设备故障和维修成本可能让车主后悔。

我自己稍微算了下,如果加上维修和保养费用,路虎揽胜的百公里使用成本至少高出同级别德系SUV20%左右,这谁受得了?我以前对路虎抱有点幻想,但听了几个修理师傅的现场报告,再去查数据,怀疑都严重了。是不是每个买路虎的人都接受买的是品牌不完美这一点呢?(这段先按下不表)

3款“伪豪车”火遍国内:海外售价低廉在国外无人问津,国人却疯抢加价智商税交得值还是贪图面子虚高价格难怪被称为“伪豪车”-有驾

说起面子,真怕有人回头说,我是不是说的太偏了?毕竟普拉多和埃尔法的粉丝不少,他们说:你不懂我们情怀,也不懂这车开的感觉。我倒是承认,汽车感受的确挺主观,但理性的角度讲,国内那种天价炒作,确实让人觉得像是交了智商税。想起我一个做供应链的老友说过一句,汽车价格除了成本和利润,还有很多无形的溢价是针对消费者心理的税,这话我顿时觉得扎心。

但奇怪的地方是,无论我怎么批判,普拉多和埃尔法还有揽胜在二手市场都出奇坚挺,反常得让人怀疑是否有某种心理因素在支撑。他们的保值,其实多少是来自身份象征的认同,用车环境和社交场合里的攀比心理在撑腰。

3款“伪豪车”火遍国内:海外售价低廉在国外无人问津,国人却疯抢加价智商税交得值还是贪图面子虚高价格难怪被称为“伪豪车”-有驾

最后问一句,你有没有想过,买车到底是买实用还是买面子?我朋友小刘说,他买埃尔法就是为了全家舒服,觉得合适就好,不太在意品牌背后的故事,可是真的,有没有可能我们国人的面子情节,把普通车变魔术了?你心里的答案是什么?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