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搞钱能力”的认知。蔚来这次融资总额竟达到10亿美元,用股权增发的方式光明正大地拿下了一笔巨款,还能让国际甘心掏钱。这波操作,不仅击破了网友的“蔚来倒下论”,还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金白银的“信任票”。
蔚来这几年在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倒像是年度大戏。戏码简单但扣人心弦:拉钱、烧钱,再拉钱。别看这模式简单,演起来可不容易。融资拼的不仅是圈钱技术,更是市场对企业未来的信心。能拉到钱,就意味着企业还能给自己续命,还能让梦想继续飞一会。
不过,蔚来的融资是有方向感的。这次搞来的钱可没打算闲着。无论是技术研发、产品升级,还是扩建电池网络,用途每一项都很清晰,甚至有传言说主要用来“保交付”。毕竟,乐道L60上市时的电池短缺早就给蔚来敲响了警钟。有订单没货的窘境,这次李斌显然不打算重蹈覆辙。
更厉害的是,这已经是蔚来今年第二次融资了。加起来,今年蔚来募集到了超过百亿元资金,想想都让人心头一颤。更何况,还有土豪式的宁德时代一口气投25亿为李斌增添底气。公司股价也是扶摇直上,港股两个月翻番,市值直接翻倍。这表现,比小区楼顶挂满的晾衣架还“能撑”。
如此热闹的背后,其实是李斌的一剂猛药——盈利目标。眼瞅着蔚来营收创了新高,但净亏损仍将近50亿,这一次他喊出口号:四季度必须盈利。大量烧钱的背后,蔚来说它需要销售再冲一波高峰,毛利率提升到16%-17%才能达成目标。然而,这很难。蔚来三季度的交付目标才9万辆,而四季度要求15万辆,这差了不止一点点。更别提毛利率还卡在10%左右,想一下跳到17%,简直是穿越模式的“难上之难”。
但蔚来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困难。想想2018年,这家公司差点被“资金链断裂”逼到悬崖边,李斌那句“我脸都不要了”至今让车圈津津乐道。而每当大家觉得蔚来挺不过去了,它总能再搞到钱、再挺住。靠这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打动,这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归根结底,市场看重的不是蔚来这家公司短期能赚多少钱,而是它的想象力、韧性以及做事的决心。在新能源车行业竞争焦灼的当下,谁都有压力,但谁能有价值、有特色,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融资只是一个时间缓冲,归根结底,李斌手里的车卖得如何、用户体验有没有上去,才是决定命运的根本。
李斌的做法,倒有几分坦诚。他从不遮掩亏损和压力,目标和难点摊开了说,有种“直球风”的爽快。结果,这反而赢得了投资人的信任。毕竟,新能源车行业烧钱速度早已超越了“人均火箭发射频率”,敢说敢做反而让人倍感真诚。
但挣钱这件事,可没那么容易。接下来蔚来还得全力应对毛利率提升、成本控制、高端车型销量、研发投入这些具体的难点。日子仍是一场场硬仗,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唯有拼命是企业唯一出路。
蔚来的道路从来就没有“轻松”二字。这一次的电池、技术、市场,都像是悬在半空的绳索,走不好就会坠下。但李斌每一次咬牙坚持,总能为自己赢下一点机会。对于那些逆风中创业的人来说,这种坚持特别耐看。
下一个季度蔚来能否盈利,一切还是未知数。但如果说行业拼杀的终点是明天,那它故事的主角还远没到谢幕的时候。或许,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才是蔚来真正打动人的地方。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的压力找借口,但蔚来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答案:没有人能轻松成功,你只能拼了命往前跑。蔚来的坚持,会给未来的车企,还有每一个普通创业者,以最终的答案。如何坚持下去?如何相信明天?或许,这才是故事的核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