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标还是那个红,味道早不是当年那个味
去年上海车展那会儿,红旗展台整得跟航天发射中心似的。
老远就看见红旗国雅杵在那里,标价186万,车门一开里头还铺着长绒地毯。
邱老板在台上说得热血沸腾:"要让国车和国民车齐头并进!"结果转头展台角落停着EQM-5电动网约车,卖得比同场的比亚迪还便宜三万。
数据不会骗人。
今年前五个月,红旗总共卖了差不多15万辆,H5、HS5这些15万以下的老三样就占了7成。
反观那些卖40万往上走的高端车型,月销量连三位数都够不着。
天津一个开红旗店的老哥跟我吐槽:"厂里三天两头推新车,展车都把停车场塞满了,搞得我们现在卖车跟卖白菜似的。"
这事儿挺逗,现在20万以下的市场,吉利星瑞、长安UNI-V打得不可开交,红旗硬是要往里钻。
30万往上的市场,自家HS7跟理想L7对线,销量差了十倍不止。
这不就是老太太喝粥——顾得上头顾不上腚?
二、经销商微信群变讨薪群
前两天在安徽跟个红旗经销商吃饭,这哥们抽着烟说:"前两年咱们店月销百辆还能挣点,现在卖得多了反而亏本。"
他掰着指头算账:店里一个月得进100台车,但实际只能卖出30台。
厂里每季度的返利跟催命似的,完不成指标分分钟打水漂。
天津永濠4S店直接关门大吉,听说现在还欠着员工三个月工资。
这事儿说起来挺魔幻的。
红旗总部的销量报表年年创新高,2024年说要冲50万辆。
但翻开经销商数据,全行业库存系数1.5算健康线,红旗某些店都能干到3.0以上。
这就好比饭馆老板天天跟人吹今天卖了两百碗面,实际上后厨的锅里还焖着一百碗没卖出去。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去年推的HQ9插混版,说是要跟腾势D9抢市场。
结果现在月销量还不到人家零头。
4S店销售跟我聊起这车直摇头:"来看车的客人总问,你们红旗MPV能加价买埃尔法的装饰件不?"
三、玩新能源玩出个四不像
邱老板上任后搞了套新能源全家桶,从PHEV到纯电再到飞行汽车,整得跟过年摆果盘似的样样齐全。
结果最能走量的还是那个EQM-5,专吃网约车市场。
北京网约车司机老陈说:"红旗电动开着确实不赖,但开网约车要啥面子?要不是优惠大,谁选这车啊。"
现在造车新势力都在做减法,理想砍掉增程改纯电,蔚来专心搞换电。
红旗倒好,什么技术路线都要插一脚。
飞行汽车倒是够抓眼球,可那玩意儿烧钱烧得跟放烟花似的。
前阵子听说某个新能源项目组,二十来号人烧了两年研发经费,最后量产车影子都没见着。
新能源战略会上,有个工程师说了句大实话:"现在红旗的新能源车,像是请米其林大厨做盒饭——技术指标样样达标,可消费者就是觉得哪儿不对味。"
四、老国企的KPI困局
记得徐留平那会儿搞"二次创业",把红旗从年销五千干到了三十万。
可这KPI驱动搞到现在,邱老板明显有点骑虎难下。
去年给经销商摊派的指标,据说比前年涨了40%,完不成指标的直接取消代理资格。
河北某经销商老总私下说:"现在卖红旗车,就跟捧着定时炸弹做生意似的。"
前阵子听说某地经销商集体去总部"要说法",要求降低压库量。
总部市场部的领导拍胸脯说:"大家再撑撑,等明年高端车型起来就好了。"
底下人听完直翻白眼——这话都听三年了。
要说这个困局,北京某个开过四个品牌4S店的老江湖说得透彻:"红旗现在像是要同时演好角儿和龙套,可舞台就这么大,穿西装的和穿短打的挤一块,观众看得能不迷糊?"
结尾点睛:
经济学教授周其仁有句话说得在理:"企业要长得像棵树,不能像烟花。"
眼下红旗这朵"烟花"绚烂夺目,可要是根基不稳,放得越高炸得越响。
当经销商的库存变成堰塞湖,报表上的数字再漂亮,怕也经不起雨季的考验。
邱现东要的是销量,但红旗的经销商要的是活着……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