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的价格战已经打到「刺刀见红」的阶段。当多数车企还在为「10万级车要不要配激光雷达」纠结时,零跑汽车直接把配置表翻了个底朝天——车身长度4.77米的纯电轿车B01,用标配8295芯片、高配激光雷达的组合,把价格锚点定在了9万级。这可不是PPT造车画大饼,今年上海车展上,这台车刚揭开面纱就登上热搜,有网友调侃:「零跑这是把友商底裤都掀了!」
价格杀手:砍掉冗余利润的底气
零跑B01的定价策略堪称「掀桌子」——全系预售价锁定10-15万区间,且入门版有望下探至9万元以内。这个数字有多夸张?横向对比同级标杆比亚迪秦PLUS EV,后者起售价12.98万却还在用老款8155芯片;再看配置相近的小鹏MONA M03,激光雷达版价格直接飙到14万以上。零跑硬是把800V高压平台、Orin-X智驾芯片这些「高端货」塞进买菜车的价格带。
能玩转这波「技术平权」,靠的是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路把控。零跑自研的LEAP3.5架构让零部件通用率飙到88%,像搭积木一样造车省下大笔开支。更绝的是电池布局——CTB一体化技术把电池包厚度压缩到11厘米,后排座椅还能放平成1.2米「大床房」,后备箱暗格藏得下婴儿车加露营装备。有工程师算过账: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单车成本比竞品少了近2万。
堆料狂魔:每个细节都在较劲
坐进B01的驾驶舱,会颠覆你对10万级车的认知。副驾前方面板藏着六个「魔法拓展孔」,官方配套的小桌板能让上班族在车里吃早餐,宝妈也能秒变移动化妆台[[材料]]。中控屏分辨率高达2560×1600,显示效果比两千块的iPad还细腻,语音助手响应速度0.4秒,后排说句「打开车窗」都能精准识别。最狠的是健康配置——座椅面料通过欧盟母婴认证,自带抗菌功能;全景天幕镀了双层银膜,烈日下比普通天窗凉快8℃。
这些「看不见的诚意」在试驾时更明显。160kW后驱电机带来6.8秒破百的推背感,转弯半径比思域还小半个车道。有媒体实测650km续航版本,开空调跑高速居然能跑到580km,反向虚标玩得比某些豪华品牌还溜。上海车展现场,一位开宝马3系的车主体验后感慨:「这车把激光雷达藏在保险杠里,要不是销售演示自动泊车,我都不知道10万块能买到这配置。」
市场鲶鱼:重新定义性价比
零跑B01的横空出世,正在改写A级电车市场的游戏规则。传统车企还在用「油改电」糊弄消费者时,这款车直接把智驾门槛砍到脚踝价——12.98万的激光雷达版,就能实现高速自动变道、跨层泊车等28项高阶功能。更绝的是软件服务终身免费,后期OTA还能解锁城市领航。这种「硬件预埋+软件迭代」的打法,让年轻用户花小钱就能跟上技术进化。
市场反响是最好的试金石。开启盲订首日,70%用户选择了激光雷达版本,有准车主在论坛晒单:「本来准备买二手Model 3,看到B01果断转投,省下的钱够装两年充电桩。」经销商渠道传来的消息更劲爆——部分门店试驾车日均接待超50组客户,销售顾问忙到午饭都吃不上。这种热度连竞品都坐不住,某品牌区域经理私下透露:「正在申请对标车型的优惠新政,不然展厅客流要被抢光了。」
这场「平民科技革命」背后,是零跑「成本定价」战略的厚积薄发。创始人朱江明说得实在:「我们不追求单车的超高毛利,就想让老百姓用卡罗拉的价钱,开上智能电动车。」当其他新势力还在亏本赚吆喝时,零跑靠全域自研提前实现盈利,这才敢把B01的利润空间压缩到极致。有分析师预言:这款车的上市,可能会让10-15万区间纯电轿车的销量TOP3集体换血。
站在消费者角度看,零跑B01就像车圈的小米——没有品牌溢价的光环,却用实打实的配置重新定义「值回票价」。当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这场「技术普惠」大战,最终受益的永远是精打细算的普通人。正如车展上那位带着孩子看车的父亲所说:「我们不需要为虚荣心买单,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科技,这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