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长城实力打脸!“产能不足”的谎言该揭穿了

近年来,国内车市竞争愈发激烈,不少车企在新车上市时高调宣传“订单破万”“一车难求”,可转眼间又用“产能不足”来解释交付延迟。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吉利、长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用实打实的交付速度告诉我们:真正的爆款,从不靠“饥饿营销”忽悠消费者!

“产能不足”成车企万能借口?

新车上市后,若销量不及预期,“产能不足”似乎成了某些车企的“标准话术”。但矛盾的是,国内汽车产能早已过剩,行业平均利用率长期低于50%,部分车企的工厂甚至闲置过半。比如,吉利、长城的产能利用率仅30%左右,生产线空置率高达70%,而比亚迪却能将设计产能190万辆的工厂硬生生干出303万辆的交付量,工人三班倒、机器连轴转。真正的热销品牌,从来不会让消费者等太久。

吉利长城实力打脸!“产能不足”的谎言该揭穿了-有驾

交付速度才是销量的照妖镜

对比鲜明的是,吉利星愿、长城高山等车型上市即快速交付,比亚迪海狮06预售8万辆仍能按节奏交车。反观某些新势力品牌,发布会吹嘘“订单破万”,结果三个月交不出几百台车,甚至被曝生产线尚未调试完成。消费者不是傻子,等三个月提车?隔壁品牌现车当天开走,谁还愿意干等?

有网友调侃:“饥饿营销玩脱了!上周退订某新势力,销售立马改口说有现车。”更有人直言:“信产能不足不如信我是秦始皇,工厂摄像头都拍到产线停工了!”

吉利长城实力打脸!“产能不足”的谎言该揭穿了-有驾

为何车企爱用“产能不足”当挡箭牌?

掩盖真实销量:若新车市场反响平平,直接承认“卖不动”太难看,不如营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拖延时间:部分车型可能存在品控或供应链问题,借口“产能不足”可争取时间调整。

试探市场:先放出少量车辆观察市场反应,再决定是否加大投产,避免库存积压。

消费者如何识破套路?

看交付周期:真爆款车型通常上市即大量交付,而“伪热销”车往往交付缓慢。

吉利长城实力打脸!“产能不足”的谎言该揭穿了-有驾

查产能数据:对比车企财报中的产能利用率,闲置率高的品牌“产能不足”之说站不住脚。

观察终端:若一款车长期“产能不足”,但4S店却疯狂降价促销,大概率是库存压力大。

结语

2025年车市淘汰赛加剧,行业预测未来存活的车企不超过10家。在这场生死战中,能笑到后的,永远是那些用实打实的交付能力赢得用户的车企,而非靠营销话术粉饰太平的品牌。下次再听到“产能不足”,不妨多问一句:是真供不应求,还是车卖不动?

吉利长城实力打脸!“产能不足”的谎言该揭穿了-有驾

(全文完)

互动话题:

你遇到过车企以“产能不足”为由延迟交车的情况吗?欢迎评论区分享经历!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