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在手里的,才是真金白银。
说起座驾这码子事,国人素来情有独钟。遥想当年,谁家若添置一台私人轿车,那份荣耀,足矣让人在乡里乡亲面前“扬眉吐气”,无论走到何处,皆自带三分气场。可时至今日,这风向,却悄然逆转,变得让人有些云里雾里。
---
日前,与老孙品茗闲叙,他那辆驰骋十二载、里程已达十六万公里的“老伙计”,依旧精神矍铄地停泊在楼下。我不禁揶揄道:“老孙啊,你这驾座怕是快成古董了吧,何不换辆新潮的?”老孙闻言,爽朗一笑,答曰:“换它作甚?尚能奔跑,并无沉疴,不过是代步之具罢了。”此言一出,尽显其洞察世事之清明。细想亦然,于吾等中年人而言,车辆实则无需再承担“门面担当”之重任,其本质乃一工具耳,载我辈自此地至彼方,足矣。
老孙曾涉足二手车买卖,故对此中门道了如指掌。他坦言,如今车市光景,简直是“价格跌宕起伏,不见尽头”。新车价格跳水尚属寻常,你看那些二手车,今日收之,明日或需折本售出,否则便束之高阁。更令人咋舌的是,新能源汽车亦步入降价潮,动辄数万元地向下俯冲。你这边厢新车甫出4S店大门,那边厢已然宣告改款,瞬间沦为“旧款”。友人不以为然,声称眼下购车颇具保值之效。老孙闻之,不禁哈哈大笑:“保值?此乃黄历旧事矣!昔日新车需加价方可购得,今时不降价,何人问津?”此语虽粗犷,却一针见血,直击多少人心扉之痛。
---
放眼周遭,此类事例岂不比比皆是?小李当年为撑场面,咬牙贷款购置一台二十万之车驾,孰料每月车贷、燃油费、保险费、保养费等重压,令其喘不过气。他向我抱怨,单是违停罚单,一年便需耗费数千。再观老王,新车购入不足两年,便因家庭成员增多而萌生换购七座车之念,结果旧车贱卖,新车又搭进去一大笔资金。此非皆活生生之鉴乎?车辆此物,实乃“吞金巨兽”,其所耗费,远不止购车之初一锤子买卖,后续之养护费用,方为细水长流、令人头痛之大头。试想,车辆保险、燃油费、保养费、维修费、过路费、洗车费、违章罚款,一年下来,轻松挥洒两万元,数年之费用,足以再购置一台新车矣。
---
究其根本,此事折射出一种消费观念之变迁。昔日吾辈总以为,购置新车乃潇洒成功之象征。然今时今日,吾辈愈发领悟,真正的潇洒,并非驾驶何等豪奢之车,而在于囊中是否充裕,内心是否拥有底气。当车辆从奢侈品回归必需品,从身份象征还原代步工具,此恰为社会进步之体现。吾辈不再受虚妄“面子”之桎梏,开始关注更为实际、更为紧要之物:手中之现金流,未来抵御风险之能力。
---
诚然,并非全然不鼓励诸君购车,若确有需求且预算充裕,购置一台车辆自是美事。然其前提乃:切莫打肿脸充胖子,切莫超预算而行。正如老孙所言,若你预算五万元购车,却首付三万元购置十万元之车驾,此举恐“大概率要回到解放前”。此等冲动消费所致之后果,往往是透支未来,陷己于被动。
是以,诸位中年挚友,莫再执着于车辆之“新旧”,多审视自身囊中之“丰瘠”。车辆仅为工具,其能载汝至更远之境,然其无法赋予汝生活之安稳与内心之丰盈。彼些存留于汝银行账户之款项,方为汝真正之底气,乃汝抵御生活风浪之“定海神针”。勿为消费主义之洪流所裹挟,学着捂紧自家钱袋,让那些胼手胝足所赚之血汗钱,真正成为汝幸福生活之保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