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禁行令贴出来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又要有人骂娘了。诸暨这两条快速路划出的禁区,简直就像给底层老百姓画了个大大的红叉——行人、电动车、摩托车、拖拉机...合着这条路上只配跑四个轮子的?
交警部门贴出来的禁行名单,活脱脱就是一份"穷人交通工具大全"。骑电动车的快递小哥、开三轮车送菜的农民、蹬自行车上下班的打工仔,统统被拦在了快速路之外。这让我想起去年某城市高架桥下专门加装的限高杆,明摆着就是不让公交车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者,怎么总跟老百姓的日常出行过不去?
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画禁行区域的人,怕是从来没骑过电动车穿过半个城市送外卖吧?他们大概也不知道,一个菜农凌晨三点开着三轮车,绕行禁行路段要多花多少油钱。更不会理解,那些被拍到违规的电动车骑手,100块钱罚款可能就是他两天的饭钱。我们总在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这些禁令分明在说:美好生活只属于有车一族。
看看那些被禁止上路的车辆,哪一个不是普通老百姓谋生的工具?快递、外卖、货运、农产品运输...这些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血脉,现在被一刀切断。更讽刺的是,那些真正造成拥堵的私家车反而畅行无阻。我们的道路资源分配,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嫌贫爱富?
交警部门说这是为了安全。可安全从来就不该是牺牲弱势群体便利的借口。真正的安全,是给电动车规划专用车道,是完善公共交通接驳,是考虑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把管理成本转嫁给最没有话语权的老百姓。
每次看到这样的禁令,我都在想:制定政策的人,到底离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远?他们可知道,对很多人来说,电动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家人糊口的饭碗。那些冰冷的禁令背后,是多少人被迫绕远路、多花钱、甚至丢掉工作的心酸?
城市管理不能总是"堵"字当头。与其花心思把老百姓拦在快速路外,不如想想怎么让道路资源分配更公平。毕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在于它有多少条禁止行人通行的快速路,而在于它能否让每个市民都体面地出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