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牌子,现在是真“出圈”了,满大街跑的“绿牌军团”里,它家的车能占到七成往上。
要说它“能打”吧,好像又少了点底气,毕竟车这东西,适不适合自己,舒不舒服,终归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不,比亚迪又祭出了DMI 5.0这“大杀器”,听着就比之前的4.0“高阶”,那到底“进化”在哪儿?
真能像它家宣传的那样,再刷一把汽车油耗的“存在感”?
话说DMI这事儿,还得从比亚迪的“草创期”扒起。
08年那会儿,大伙儿还在“云里雾里”琢磨新能源是啥玩意儿,比亚迪就捯饬出了第一代DM混动系统,那台全球头一遭的插电混动汽车比亚迪F3。
现在还能在马路上瞅见这“老家伙”,绝对是“廉颇未老”的典型。
之后,第二代、第三代接踵而至,每次升级都像“开了挂”似的,性能指数级攀升。
到了2021年,第四代DM“横空出世”,主打一个“极致省油”。
发动机热效率宣称摸到了43.04%的“天花板”,亏电油耗更是“俯冲”到了3.8L,这下比亚迪算是彻底“出圈”了,直接祭出“油电同价”的“王炸”,硬生生在车市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价格战。
这第五代DMI呢?
据说“更上一层楼”,直接把发动机热效率“怼”到了46.06%,亏电油耗“下探”到了2.9L,综合续航更是“膨胀”到了2100公里!
这几个数字,瞅着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要知道,现在不少燃油车,百公里油耗都得七八个“起步”,这插混居然能做到3个以下,简直是“抠门界”的“扛把子”。
细究起来,这第五代DMI主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其一是发动机,1.5L的排量,最大功率74千瓦,峰值扭矩126牛米,热效率46.06%。
这热效率,属实“炸裂”,压缩比也从15.5“拔高”到了16,这可是全球量产发动机热效率的“天花板”。
其二是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放电倍率也“水涨船高”。
这放电倍率简单说,就是决定你“地板油”加速快慢的,倍率越高,加速越“窜”。
其三是电机,这回比亚迪“豪掷”双行星齿轮混动动力系统,和之前的“套路”不太一样。
这玩意儿的妙处在于可以省掉离合器,让结构更精简,驱动分配也更“丝滑”。
不过话说回来,光瞅这些“干巴巴”的参数,可能还是有点“雾里看花”。
咱们得琢磨琢磨,这些技术上的“精进”,到底意味着啥?
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好看”,更象征着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积累和“破茧”。
当然,有人会“灵魂拷问”,比亚迪这么“能打”,那其他车企都在“摸鱼”吗?
实际上,这正是竞争的“醍醐味”所在。
恰恰是因为有了比亚迪这只“搅局者”,才能“倒逼”整个行业不断“内卷”。
大家都在铆足劲儿研发更高效的发动机,更安全的电池,更聪明的系统。
这对消费者而言,绝对是“喜闻乐见”的。
而且,咱们也得瞅准了,比亚迪的“逆袭”,也离不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片“沃土”的“滋养”。
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荣登”全球第一的宝座,其中新能源汽车“功不可没”。
比亚迪作为其中的“弄潮儿”,自然也“雨露均沾”到了市场红利。
所以,比亚迪到底有多“硬核”?
也许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答案。
但毋庸置疑的是,它确实在新能源汽车这片“江湖”里,掀起了一股“中国风”。
它不仅仅是一家车企,更象征着中国制造的“崛起”。
至于DMI 5.0,它是不是真的那么“出神入化”?
还得等更多人“尝鲜”,用实践来“验货”。
但起码,它让我们窥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更多“可能性”。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比亚迪的“鲤鱼跃龙门”归功于技术“硬实力”时,是否忽略了它背后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对市场风向的敏锐嗅觉?
或许,这才是比亚迪真正的“护城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