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带的海豹车主群里,最近有点儿不太平。有人说自己的车底盘开始出怪声,有人抱怨冬天续航掉得莫名其妙

浙江一带的海豹车主群里,最近有点儿不太平。有人说自己的车底盘开始出怪声,有人抱怨冬天续航掉得莫名其妙,还有几个老哥直接把充电记录截图甩出来——说好的800V快充呢?怎么充到80%还要等半天?这车,到底是20万级电动车的标杆,还是又一个“参数党”的自嗨产物?

去年年底提了台海豹四驱性能版,跑了一年多,两万公里出头。说实话,这车开起来确实有点儿意思,但槽点也不少。今天就从一个普通车主的角度,跟你们聊聊这车那些“宣传册上不会写”的事儿。

先说底盘。比亚迪官方一直拿那套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说事儿,听起来挺唬人。刚提车那会儿,过减速带确实挺整,没有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可开到一万公里左右,问题来了——前悬那儿开始有“咯噔咯噔”的异响,不是每次都有,但就是时不时蹦出来一下。去4S店检查过两次,师傅说可能是衬套间隙,正常磨损。正常个鬼,我那台油车开十年都没这动静。

车主群里统计过,出现异响的基本都是四驱版,后驱好像没什么问题。有人猜是不是前电机那套动力总成和悬架匹配没调好,也有人说是CTC电池包和车身的固定点存在应力集中。反正厂家到现在也没给个准确说法,只是让大家去售后“检查检查”。

再说续航。CLTC标的是650km,实际嘛……春秋季还凑合,能跑个500km出头。但一到冬天,你就会发现这磷酸铁锂的劲儿上来了。去年12月,杭州那几天零下四五度,早上充满电显示还有600km,开到下午剩300km,实际才跑了不到200km。开空调?那续航掉得更快。有次去宁波出差,本来算好的里程,结果半路上看着剩余续航一路狂跌,差点儿没找到充电桩。

当然了,官方说刀片电池安全性高,针刺不起火什么的,这我承认。但你要知道,安全和好用是两码事儿。磷酸铁锂低温性能本来就差,再加上海豹这套冷媒直冷系统,冬天预热电池又得耗不少电,来回折腾下来,续航焦虑还是免不了的。

浙江一带的海豹车主群里,最近有点儿不太平。有人说自己的车底盘开始出怪声,有人抱怨冬天续航掉得莫名其妙-有驾

充电倒是有个有意思的地方。海豹宣传的时候说支持800V高压平台,充电速度快。实际体验下来,确实比之前那台400V的快不少,但也没到“充电10分钟续航200km”那么夸张。我试过几次超充桩,峰值功率能上到200kW出头,但维持不了多久就降下来了。从30%充到80%,差不多20分钟左右,比官方说的15分钟要慢一点儿。而且这还得是那种功率足够、车少的时候,要是碰上排队或者桩功率不够,那时间就说不准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车也不是一无是处。那套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玩起来确实有点儿意思。跑山路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它在不停地调整前后轴的动力分配,过弯时的指向性和循迹性都挺不错。我试过几次激烈驾驶,推头现象很少,尾部也比较听话。当然了,这套系统的极限在哪儿,我也没敢试,毕竟不是自己的赛道,也不是自己的钱。

还有就是空间。2920mm的轴距放在那儿,后排确实挺宽敞。我一米八的身高坐进去,腿部空间还能剩一拳多,头部也不压抑。后排地台几乎全平,中间坐人也不会太难受。这一点儿上,海豹确实比同级别不少车要强。

车机系统嘛,DiLink 4.0用起来还算流畅,偶尔会卡一下,但不影响日常使用。语音识别率挺高,基本能听懂指令。就是有些功能藏得太深,第一次用得找半天。还有那个360影像,画质有点儿糊,晚上看不太清楚。

开了这么久,我对海豹的感觉挺复杂的。它有亮点,也有槽点。如果你是南方城市通勤,不怎么跑长途,对续航没那么焦虑,这车其实挺合适的。动力够用,空间也够,日常代步没啥问题。但要是经常跑高速、冬天用车多,或者对车辆品控要求比较高,那可能得再考虑考虑。

最后说一句,买车这事儿,还是得看自己的需求。别光看参数、听宣传,有条件的话多试驾几次,多问问老车主。毕竟开车的是你自己,别人说得再好再差,都不如你自己体验来得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