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被朋友圈里各种电车的美照和省钱省心的测评所吸引,我鬼使神差地卖掉了开了多年的燃油车,加入了电车大军。如今,一年过去了,当初的新鲜感早已被现实击碎,这三个血泪教训,希望准备买车的你一定认真看看。
一、续航焦虑,让自由成了枷锁
买车时,销售拍着胸脯说“满电续航500公里”,可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击。冬天开暖风续航直接打六折,跑长途时,手机地图里的充电桩标识比景区攻略更重要。有次带家人去周边城市,导航显示剩余电量够跑120公里,结果遇到暴雨加堵车,电量蹭蹭往下掉。全家在车里大气都不敢出,空调不敢开,生怕撑不到下一个充电站。那一刻才明白,燃油车时代说走就走的潇洒,在电车这里成了奢侈。
二、充电成本,远没有想象中美好
当初换电车,大动力就是“电费便宜”。可实际一算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用充电桩申请手续繁琐,小区物业以安全为由百般阻挠,后只能在公共充电桩解决。商场地下停车场的快充桩,一度电收费比家用电贵三倍,充满一次花的钱和加油差不了多少。更要命的是,晚上下班高峰期充电要排队,周末出去玩充电要排队,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等待上,所谓的“省钱”完全被时间成本抵消。
三、保值率暴跌,资产瞬间缩水
本以为新能源车是未来趋势,保值率再差也不会太离谱。结果一年后想换车,二手车商给出的价格让我惊掉下巴。原价25万的车,一年后残值只剩15万,贬值速度比燃油车快了一倍。销售当初承诺的“电池终身质保”,仔细研究条款才发现,需要满足各种严苛条件,实际根本难以兑现。现在这辆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成了烫手山芋。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