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打起价格战!途观L降至12.38万起,30天销量突破19230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回暖迹象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之选

在汽车行业,我经常跟朋友们聊到一个现象——价格战。最近,大众在国内市场打得十分激烈,途观L的价格一降再降,最低到了12.38万起。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挺震撼的。

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途观L的最低价还差不多16万左右。你想啊,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降了至少3.7万。消费者真是香饽饽了,能以这个价格买到一辆看起来还不错的中型SUV。这个价格之所以能这么快贬值,主要就是市场压力大。新能源车的崛起,让传统燃油车型的客户转向了更便宜的新能源,导致销量下滑。厂家为了抢回份额,又不得不开始拼价格。

大众打起价格战!途观L降至12.38万起,30天销量突破19230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回暖迹象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之选-有驾

我一直觉得,这种拼价格的策略,像极了一场兵棋推演。你降价,他还能不跟?割肉卖车,换取销量回升。这也是我为什么感觉大众这次出手猛——他们知道,价格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太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很多人都在问:这车便宜到这个地步,质量还能保证吗?(这段先按下不表)

途观L的性价比这锅还是打在了价格灵敏度上。它的外观,虽然没什么大突破,但年轻化设计元素加持后,还是能让年轻人觉得不俗。对比同价位的哈弗H6、吉利博越,途观L的做工和品牌认知要更强一些,但价格差异不大。这好比买菜,白菜和大白菜都是白菜,但是一看品牌和外观,心里总会有点偏好。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销量突飞猛进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十月单月卖了19230台,确实不错。对比去年同期,涨幅在15%左右,说明市场的回暖有迹象。你怎么猜的?

大众打起价格战!途观L降至12.38万起,30天销量突破19230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回暖迹象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之选-有驾

这款车的内饰表现也没什么遗漏的惊喜——大众的简约风一直都稳。中控设计合理,操作也不算复杂。对我这个不是科技控的人来说,8英寸中控屏、10.3英寸仪表盘已算够用。而且,配备了大众的智能互联系统,支持CarPlay、CarLife,连我那不太会用手机的朋友都能去试试。

有个地方我还是觉得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后排腿部空间,个别车型的地台隆起稍微影响了中间位置乘客的腿部舒适性。日常家用,这点瑕疵影响不大。毕竟,5个大人坐进去,谁还会在意中间位置的腿部空间?除非是长途出行,也无所谓。

说到动力,途观L也挺踏实。1.5T和2.0T的两个动力版本,看似普通,但实际上都配置了7挡双离合,性能和油耗都在合理范围内。你知道吗?我估算了一下,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8升之间,偏油的价格算下来,开一年我差不多能少掏出个几百块的油钱。买这个价位的SUV,最在意的还是能不能跑得动、耐用。我身边不少同行说,普通版本的耐用性还挺不错,毕竟大众过去的维护成本还算合理。

我也在想,这样的降价,是否会影响车的未来保值率?我猜想也许会有点压力。毕竟,优惠越大,二手市场的价格也会受到一定冲击。有人笑着说:你买了新车,开个两三年就想卖,这都没问题,但你第一手的保值率,就会打个折扣。(这点我没细想过,可能是个潜在风险。)

大众打起价格战!途观L降至12.38万起,30天销量突破19230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回暖迹象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之选-有驾

然后转个话题,你觉得这些降价背后的逻辑链长啥样?品牌、产能、库存、市场竞争……每个环节都像拼图,缺一不可。像我仿佛看到一个场景:一线的工厂因为供应链的调整,库存积压,销售压力大,才不得不让步。这让我想到,我之前曾经翻过一份报告——一半的工厂都是看库存压力来的。

但也不得不承认,大众的价格战让消费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过去我们一直觉得牌子一贵,质量一定好,但现在发现,不一定。毕竟,谁都不想花冤枉钱。对吧?我也在想,假如你手上那辆老款途观还能再撑两年,价格还能往上爬吗?我估计这次的价格下探,会抑制二手车价的回升。

——(稍微歇一下,小跑题一下)

大众打起价格战!途观L降至12.38万起,30天销量突破19230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回暖迹象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之选-有驾

消费者在这个市场里,也变得更聪明了。不会只盯着品牌大牌看,而是会琢磨,这个价能不能干这个事。到了谁家的价格战打得最狠,谁就更容易赢得市场的心。这不,朋友的修理工告诉我,有个客户买完新车,三个月后就陷入被动,维修次数比预期还多——这车不行啊,说白了,便宜的车也能出问题。

没细想过,车的生命周期到底能持续多久?百公里的维护成本大概是个什么水平?估计还得再算算,才能心里有谱。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未来的中型SUV都打价格战,这个市场会变成什么模样?是不是会变得更透明,也更疯狂?或者,价格战到某个点就会打烂了锅,反而会逼得车企重新考虑盈利模式?

大众打起价格战!途观L降至12.38万起,30天销量突破19230台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回暖迹象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性价比之选-有驾

(这段留个悬念吧,没有答案,也许没有)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