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飞度销量下滑,月销仅剩16辆,昔日辉煌不再

停车场里,最后一台本田飞度被拖出来。

旁边站着销售员,脸上写着“没办法”,后备箱里还塞着几张老掉牙的促销海报,红底白字,字体像是上世纪的。

两旁是排队等着交付的比亚迪海鸥,和一群正在刷手机、讨论“智能座舱”的年轻人。

本田飞度销量下滑,月销仅剩16辆,昔日辉煌不再-有驾

飞度孤零零地被晾在一边,像是剧终后还没离场的演员,等着被人遗忘。

你有没有想过,买车这件事,从“买一台能跑的、耐用的小车”,到“买一台能讲点故事、能连上WiFi的移动端”,到底换了多少逻辑?

如果你是飞度的设计师,或者你是那个曾经在贴吧里晒自己GK5改装的男孩,此刻会不会想——这盛世,跟我有什么关系?

飞度的故事并没那么复杂。

往前推二十年,它是“平民超跑”,是工科男孩的入门梦想,是二手车商口中的“出手快、保值王”,是小城市通勤族的第一选择。

年销十几万台,月销上万,都不是吹牛。

那时候,你要是预算有限,飞度几乎是标准答案。

空间魔术座椅、地球梦发动机、省油耐造、保养低廉,还有一个能“改出花”的底盘,飞度像是小型车界的瑞士军刀,哪里缺就补哪里。

时间到2025年,飞度突然变成了停车场里的稀有物种。

刚刚过去的9月,飞度只卖出了16台,前几个月也不过几十台徘徊。

本田飞度销量下滑,月销仅剩16辆,昔日辉煌不再-有驾

4S店里,问现车就是自找尴尬,“清库停产”的标签贴在门口。

新能源车的销量,已不是同台竞技,是维度不同的碾压:比亚迪海鸥一个月能卖2.5万,吉利星愿更是4.8万,飞度的两位数销量像是误入巨人的游戏。

有人说,飞度和大众Polo,已经是“双雄失意”的注脚。

这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

2023年飞度还能稳稳月销3000-6000台,2024年后掉到2000台以下,2025年就成了个位数的“绝版收藏”。

对比同期数据,2023年累计销量还有3.9万,2025年1-9月只剩2692台,全是断崖式下滑。

连销售员都不再主动推飞度,哪怕油耗再省,维护再低,还是没人捧场。

说到底,这场“神车陨落”,归因很简单,产品力下滑、新能源冲击、消费观念变了——三个证据,摆在案头。

先聊产品力,飞度的新一代,像是“技术进步”的反面教材。

为了应付国六B排放标准,厂家不得不加装颗粒捕捉器,结果动力直接缩水——官方说还有131马力,实际零百加速却掉到10秒开外,现款更是只剩124马力,平民超跑的牌面彻底打没了。

更离谱的是配置,曾有版本连收音机都没有,2个扬声器撑场面,全塑料内饰,后轮鼓刹、钢圈……放在现在,像是有点自暴自弃。

本田飞度销量下滑,月销仅剩16辆,昔日辉煌不再-有驾

即便2023款补齐了点配置,但智能化还是搞不过同价位新能源。

比亚迪海鸥的语音助手、倒车影像、大屏,和飞度的“收音机+手动空调”,就像智能手机对比诺基亚,连情怀党都撑不住。

再看新能源的冲击,这一波属于“降维打击”。

小型车最看重的是“省钱、好开、配置高”,恰好新能源都能做到:海鸥、星愿,6-10万就能买到,出行成本每公里几分钱,安静又好开,配置堆得满满当当。

城市通勤,电车续航完全够用,充电桩越来越多,续航焦虑都快变成老黄历。

飞度原本靠“省油、可靠”打天下,现在这些优势彻底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

你再便宜,也比不过电费;你再耐用,也比不过三年换新;你再保值,也敌不过智能大屏。

最后是消费观念的转变,这一块最有点黑色幽默。

90后、00后已经不迷信合资了,“品牌溢价”变成了“智商税”,大家更看重配置、颜值和智能化体验。

飞度的“老派设计”“简陋内饰”,在他们眼里是“没有诚意”。

一台指导价8.68-10.88万的小车,优惠后还能和电车重叠,但配置还不如人家,消费者当然选择“花一样的钱,买更多的功能”。

本田飞度销量下滑,月销仅剩16辆,昔日辉煌不再-有驾

飞度那个“物美价廉”的光环,早就被自主品牌用堆料砸穿了。

站在这个十字路口,飞度的命运其实不需要文艺煽情。

“辉煌是小型车的时代红利,陨落是技术和消费升级的必然”。

它从来不是被某个人“抛弃”,而是被一整个时代“放生”。

燃油车的黄金岁月,终究抵不过新能源的普及洪流。

你可以说,飞度没跟上市场需求,也可以说,它是被“智能化潮流”扫到边角的旧物。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真的是那群被飞度圈粉的人,你会认同什么?

是“运动基因”、“改装文化”,还是“实用可靠”?

每个人都喜欢有点归属感的东西,但市场没有归属感,只认供需。

飞度如果想翻盘,要么做回小型车的“运动之王”,要么彻底电动化,跟上“智驾”浪潮。

否则,就是铃木雨燕的结局——一声叹息,消失在中国市场的机修厂门口。

本田飞度销量下滑,月销仅剩16辆,昔日辉煌不再-有驾

说到这里,其实也不用太替飞度惋惜。

汽车圈从来是流水的网红、铁打的技术迭代,谁都逃不过被市场教育。

20年前大家抢飞度,10年后抢比亚迪,20年后也许抢新能源飞度,谁知道呢?

作为写字的,倒是羡慕飞度:至少它曾经辉煌过,起码不是一开始就没人记得。

偶尔我也会问自己,如果所有产品都要被技术革命碾压,到底还有什么能留下?

是性能?

是情怀?

还是只是被用完就扔的工具?

也许下一个“神车”,还没诞生,但下一个崩盘的,也在路上了。

最后,留个问题给还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如果你要买一台小型车,你要的是“驾驶乐趣”,还是“智能配置”?

你愿意为情怀买单,还是只看性价比?

飞度的故事,可能也是所有产品的故事——在时代和需求的洪流里,是坚持自我,还是随波逐流?

谁又能说得准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