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动车时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纠结:导购一张嘴就是“续航200公里”,可自己骑半个月就发现,实际能跑的里程连宣传的零头都不到?尤其是现在满大街的石墨烯电池,都说加了“黑科技”,72V38Ah的配置更是被吹得神乎其神,到底是真能打还是智商税?作为一个换过三次电池的“资深韭菜”,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我第一次被72V38Ah吸引,是去年冬天在车行。老板拍着胸脯说:“这电池零下10℃都能跑100公里,你每天上下班2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足够。”结果呢?零下5℃的时候,刚跑三天就报警了,最后推着车找充电桩的狼狈样我至今难忘。后来才知道,石墨烯电池本质上还是铅酸电池的升级版,就像给自行车加了个变速齿轮,核心还是靠铅板储电,只不过在极板里加了点石墨烯粉末,让导电性和耐用性好了一丢丢。
那理论上的续航到底怎么算?我专门找修电动车的王叔算了一笔账。公式其实不难:续航里程=(电压×容量×时速)÷电机功率。就拿常见的1000W电机来说,72V38Ah的电池,理论上能跑(72×38×25)÷1000≈68.4公里。但这是在匀速25公里/小时、单人骑行、路况平坦的理想状态下。现实中谁骑车能一直不加速不刹车?我每天上班要爬三个坡,还要带着10斤的电脑包,实际续航打个七折都是常事。
去年夏天,我专门跟着测评团队围观了台铃追光者的实测。这辆配了72V38Ah石墨烯电池和2000W电机的电动车,在60公里/小时的平均时速下,居然跑出了158公里的续航。后来才发现,人家测试时找了个体重55公斤的小哥,全程走的是城市快速路,遇到红绿灯都是提前滑行,几乎没怎么急加速。而我同事的绿源S90-S,同样的电池容量,因为电机功率小了200W,还带了能量回收系统,实测续航146公里,但充电速度比台铃快了半小时。这就好比买车,马力大的开着爽,但油耗高;省油的动力又弱,关键看你怎么选。
说到选电池,这里面学问可不少。如果你每天就是上下班通勤,单程不超过15公里,那72V20Ah的普通铅酸电池足够,省钱又轻便;要是经常跨城送货,那必须上38Ah的石墨烯电池,冬天还得给电池穿个“保暖衣”,充电时尽量选室内。我现在学聪明了,每次充电前都会用干布擦擦电池接口,骑的时候也不猛加油门,续航比刚买的时候多跑了20公里。
但也得明白,现在市场上的宣传数据大多是实验室里的“理想成绩”。就像学生考试,平时模拟考都是满分,真正高考能拿90分就不错了。有些厂家为了卖货,故意不提电机功率、载重这些变量,导致拿到手的电动车续航大打折扣。不过话说回来,石墨烯电池确实比普通铅酸电池耐用,我之前的普通电池用了一年就鼓包,现在这个石墨烯电池用了两年,续航才下降了10%。
回头看看这几年电动车电池的发展,从最早的48V12Ah到现在的72V38Ah,容量翻了三倍多,但价格也跟着涨了不少。作为消费者,没必要追求极致续航,就像手机电池,够用就行。平时多关注一下实测数据,别被厂家的宣传迷了眼。毕竟电动车是用来方便生活的,不是用来比拼续航的。
最后问问大家,你们平时骑电动车最在意续航还是动力?选电池的时候是更看重价格还是耐用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让一起少踩坑,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电动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