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您要是想买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去市场上转一圈,估计心里会犯嘀咕,这车价是怎么了?
感觉跟坐了过山车一样,呼啦一下就降下来了。
以前看着还觉得有点小贵,得踮踮脚尖才能够着的车型,现在好像努努力就能开回家了。
这可不是您的错觉,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就拿懂车帝7月份的数据来看,国产纯电动车的价格简直是在“集体跳水”,有的车型降价幅度大得吓人,能砍掉将近一半。
比如说,上汽的荣威i6 MAX EV,一款二十多万的车,有些地方优惠完直接能省下十几万,这钱都够再买一辆不错的家用车了。
还有像红旗E-QM5、刚出来没多久的乐道L60这些大家关注度很高的车,也都在降价名单里。
可以说,这波降价潮里,咱们的国产车是绝对的主力军。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好端端的车价,怎么说降就降,还降得这么狠?
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原因,咱们一条一条捋清楚。
最直接的一个导火索,就是国家给的补贴没了。
过去好些年,为了鼓励大家买新能源车,国家都会给一笔钱,你买车的时候就能直接少付一部分,车企也能拿到奖励。
这就像孩子有家长给零花钱一样,日子过得挺滋润。
但从去年开始,这笔“零花钱”停了,车企就得完全靠自己的本事卖车了。
以前有补贴帮忙,价格显得亲民,现在补贴没了,车价就显得高了,消费者一看,自然就犹豫了。
车企为了留住客户,不让销量掉得太难看,最简单粗暴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掏钱把之前补贴的那部分给补上,也就是直接降价。
再一个原因,就是市场太卷了。
前几年,造电动车的厂家还没那么多,大家都有饭吃。
现在您再看看,市场上得有多少个品牌?
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传统大厂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动车品牌,像银河、深蓝、启源,还有“蔚小理”这些新势力,再加上零跑、哪吒这些后起之秀,几十个品牌挤在一个赛道里,都想分一杯羹。
车多了,买车的人就那么些,怎么办?
只能拼了。
你家车续航六百公里,我家就得做到六百五;你家有大屏幕,我家就得有智能语音。
当大家的技术、配置都差不太多的时候,最后能比的,不就剩下价格了吗?
这就好比一条美食街,突然开满了火锅店,都说自己家的毛肚最新鲜,锅底最正宗,到最后,为了拉客人,肯定有店家会打出“全场八折”的招牌,然后旁边的店一看,立马跟上“全场七折还送酸梅汤”。
现在的汽车市场就是这个理儿,你不降价,客户就跑到隔壁家去了,为了生存,谁也不敢不跟。
所以我们看到,降价榜单前十名,清一色都是国产品牌,荣威、红旗、吉利、小鹏,大家都在用价格拼刺刀。
当然,车企也不是傻乎乎地赔本赚吆喝。
这么大幅度的降价,他们要是没点办法,早就亏得关门了。
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一种办法是“技术升级”。
有的车企降价的同时,还给你加了新东西。
比如广汽旗下的昊铂HT,价格降了五万块,但可能给你升级了更高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这么一来,您会觉得花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先进的技术,心里就平衡了,觉得这钱花得值。
这背后其实是咱们国家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体现,很多技术的成本降下来了,车企就有空间让利给消费者。
还有一种更厉害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像比亚迪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不光是造汽车的,它连最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甚至是芯片,很多都是自己研发生产的。
这就好比开饭店的,从种菜、养猪到最后端上桌的厨师,全都是自己人,中间没有那么多环节,成本自然就控制得死死的。
成本低了,它就有底气把价格定得比别人低,还能有钱赚。
这种从头到尾自己干的模式,让它在价格战里非常有优势,能打得别人喘不过气来。
另外,国内市场卷得厉害,不少车企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国外。
比如红旗E-QM5,在国内卖得不错,现在也卖到东南亚去了,而且还挺受欢迎。
把车卖到国外,一方面能多一个赚钱的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分摊在国内的竞争压力。
在国外赚了钱,回过头来在国内市场上就可以用更灵活的价格策略来抢占地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说了这么多,咱们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还是那个:现在到底该不该出手买车?
看着这价格一天比一天低,心里确实痒痒,但又怕今天刚买,明天就又降了,感觉自己成了“大冤种”。
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一方面,现在的价格确实很有诱惑力。
像吉利银河E8、深蓝S07这些车,本来产品力就很不错,现在一降价,性价比就更高了,用以前买中配的钱,现在可能能买到高配,配置更丰富,体验更好,可以说是“早买早享受”。
但另一方面,“等等党”永远觉得胜利在望。
这波降价潮看着还没停下来的意思,谁也说不准下个月会不会有更大的优惠。
这种纠结确实让人头疼。
其实,咱们不妨换个思路,与其去猜那个永远也猜不准的“最低价”,不如回过头来问问自己,我到底需不需要一辆车?
我的预算是多少?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事情就简单多了。
如果您是刚需,比如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很远,或者家里添了新成员,没车确实不方便,那现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在您的预算范围内,挑一辆各方面都满意的车,它的价格已经比一年前便宜了不少,能实实在在地省下一笔钱。
时间也是成本,早一天开上车,就能早一天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
如果您只是想换车改善一下生活,不那么着急,那确实可以再多观望观望,多对比几家。
但重点不要只盯着降了多少钱,更要看降价之后,这辆车的“价值”。
有的车虽然降得多,但可能是技术比较老旧的库存车;而有的车降价的同时,配置没减,甚至还有提升,那才是真正的划算。
所以,多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车子本身,看看它的续航、安全性能、智能化水平是不是符合您的需求。
最终,买车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买一辆让自己开着舒心、用着放心的车,比单纯省下几千块钱更重要。
汽车毕竟是消费品,价格有波动很正常,想买在绝对的最低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用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车,就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