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销量暴跌行业竞争加剧

官宣!5月第一周中大型SUV销量榜出炉,有一组数据,看得人直挠头——问界M7单周销量不足800辆,创历史新低,排名跌至第14。这款去年还被吹成“爆款潜力股”的车型,现在居然连揽巡、途昂这些老牌燃油车都比不过。800辆,这个数字乍一看不算太离谱,但对比一下就有点不正常了:榜首的理想L6单周卖了5623辆,连第10名的小鹏G9都破了千,问界M7却连千辆关都摸不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问界难道真的“跌落神坛”了吗?

先别急着下结论,把数据捋一捋。问界M7销量低,这没争议。但更奇怪的是,它的跌幅很猛。这款车去年一度月销过万,哪怕今年市场压力大,4月也勉强维持在月销三四千的水平。可到了5月第一周,直接断崖式下滑,只剩不到800辆。短短几天,跌掉了差不多80%的销量,这种波动在中大型SUV市场里,确实少见。

问界M7销量暴跌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那问题是,低销量一定代表它“凉了吗”?不一定。汽车销量从来不是单一变量,很多时候一个数字背后藏着一堆复杂原因。先从市场环境讲起,今年整个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格外激烈。榜单上能看到,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打得不可开交,像宝马X5、途昂这些老派燃油车依然坚挺。而新能源阵营里,理想、唐L、小鹏G9这些明星车型早就跑得飞快,抢占了绝大多数市场关注度。问界M7夹在中间,既不像理想那样强势,也没有燃油车那么稳定,显然受到了两边的挤压。

问界M7销量暴跌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再拆一点数据,这种销量下滑是不是“结构性吓人”?从价格看,问界M7主打30万左右的中大型SUV市场,定位偏向家庭用车,跟理想的L6、L7正面竞争。这可以解释它的压力——理想今年的三款车型,基本锁死了这片市场的大部分客户,L6单周销量突破5000辆的成绩,甚至比问界M7单月销量还高,消费者直接被吸走了。不只是问界,榜单里的零跑C16、岚图FREE等车型,也都被理想压得喘不过气来。换句话说,问界M7销量下滑,是整个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跟车型本身一定程度上关系不大。

再看一点成本端,问界M7是不是在营收或利润上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问界的母公司赛力斯作为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本身资金链就不如传统车企稳。最近有不少人质疑问界M7是不是在“烧钱卖车”或者“战略亏损”。但从公开数据看,问界并没有特别极端的动作。它不像蔚来、理想那样疯狂砸研发,账面亏损更低一些;也不像零跑、深蓝这种多线铺开,单车成本压力特别大。问界M7的成本问题,不至于危及它的生存。

问界M7销量暴跌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那是不是整个新能源市场都在承压?是的。拉长视角来看,今年新能源中大型SUV普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竞争加剧,更多新车型涌入市场,分流了原本属于“爆款”车型的销量;二是消费者回归理性,需求逐渐趋于稳定。榜单前20名里,大家可以看到,新能源SUV表现普遍参差不齐。除了理想的三款车和唐L,小鹏G9改款后销量有所回升,其他车型比如智界R7、零跑C16、魏牌蓝山,单周销量基本在千辆左右徘徊。这些数据虽然低,但放到整个市场环境里并不算“不正常”,而是符合市场竞争的逻辑。

问界M7销量暴跌行业竞争加剧-有驾

所以,问界M7到底是在“乱花钱”还是“抓机会”?这里得分开讲。问界这两年的确投了不少资源在M7这款车上,算是赛力斯的重点产品线。但它的定位决定了,它很难像理想那样成为“绝对市场赢家”。赛力斯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渠道和用户基础都远逊于老牌造车新势力。M7的销量下滑,看似吓人,实则是赛力斯在尝试调整市场策略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低销量不是“没活路了”,而是赛力斯在战略上需要重新规划资源分配,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打法。

最后回到这个“吓人”的数据。问界M7销量跌到800辆,看起来确实不太正常。拆开来看,它的下滑更多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而非产品或企业本身的问题。当然,这也提醒我们,在新能源车企的竞争里,单周数据没法说明一切,更重要的是长期走势和企业的战略方向。问界M7现在的表现未必是最糟糕的结局,关键是赛力斯能否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步伐,找到自己的优势点。毕竟,销量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整个行业的转型和进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