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电池衰减至80%可梯次利用于储能

关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策略

三元锂电池衰减至80%可梯次利用于储能-有驾

梯次利用策略能有效延长退役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充分释放其剩余经济价值。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促进新能源的消化利用,还能有效缓解因电池退役数量庞大而带来的回收压力。同时,它还能降低电动汽车产业成本,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行业周期来看,当电池容量保持在80%以上时,它们可以正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而当电池容量降至60%-80%时,电池组开始进入梯次利用阶段,适用于低速电动车、电网储能和通信基站等领域。对于单体电池,当其容量在20%-60%时,可以通过重组串并联的方式,应用于家庭储能和照明系统。然而,一旦电池容量低于20%,便不再具备实际使用价值,此时可以进行原材料回收,提炼其中的有效金属元素。

// 市场规模分析

三元锂电池衰减至80%可梯次利用于储能-有驾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退役锂电池数量已达到约20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70万吨。若能有效实施梯次利用策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对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流程中,企业需从电池厂、主机厂、4S店以及消费者手中回收退役电池,通过自动拆解线将电池包拆解成电池模块,并进行分拣和重组,最终得到新的电池包。

// 竞争格局分析

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竞争格局日趋激烈。一方面,电池生产厂商如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和中航锂电等,正积极构建自有的回收体系;另一方面,第三方专业回收拆解利用企业如格林美和赛德美等,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不断提升梯次利用的效率和价值。

从技术层面来看,梯次利用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且复杂,具有较高的专业壁垒。其核心架构包括电池的可用性评估、利用方式优化、价值判断以及退役时机确定等方面。目前,技术研究院正与海外高校及电池企业展开紧密的合作研发,以期推动梯次利用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 发展趋势展望

然而,尽管梯次利用策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成熟的案例。这主要是因为实现梯次利用需要依赖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收集、评估方案设计以及研发评估设备等关键技术支撑。此外,退役电池在安全性和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且信息不完整,增加了判断难度。同时,产业链尚未形成有效联动,电池生产尚未实现标准化,退役电池拆解安全法规也尚待完善。这些挑战和困难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预示着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 标的公司分析

赛德美作为国内物理法回收技术的先行者,拥有先进的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回收基地和全自动精细化拆解生产线。该公司不仅具备技术研发、标准制订、检测服务以及循环应用等完整产业链能力,还与多家车企主机厂和电池厂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些优势使得赛德美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云外新能源则专注于动力电池回收循环领域,已成功构建了一个集电池回收、拆解、梯次利用以及再生利用于一体的完整循环模式。该公司的合作伙伴包括新能源厂商、电池厂商以及高校研究院和国家电力检测中心等多方力量。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有助于云外新能源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豪鹏科技则以废旧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绿色再生服务为主营业务。该公司构建了一个动力电池绿色循环闭合生态圈,涵盖了电池生产、汽车制造、电池回收利用以及电池原材料制造等多个环节。豪鹏科技在废旧电池金属提纯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这为其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