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关于“双大于号车标”的热议。许多网友发现某款国产新能源车型的LOGO由两个并排的“>”符号组成,引发对其品牌背景和设计理念的热议。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符号背后的品牌故事、市场定位及行业影响,并揭秘为何该车标引发热议。
一、双大于号车标的设计起源
根据2023年9月官方发布的品牌战略,国内新势力品牌“深蓝汽车”(Neta)在旗下首款纯电SUV“Neta S”上启用了全新LOGO。这个由两个“>”符号构成的标识,被赋予“超越传统、突破边界”的寓意。设计师表示,符号中的每一个“>”代表“技术迭代”和“用户需求”,双箭头组合则象征“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双大于号设计并非孤立存在。该LOGO下方还嵌入了一枚动态光效环,随着车速变化呈现不同颜色渐变,这一创新设计已获得2023年红点设计概念奖。
二、市场定位与竞品对比
深蓝汽车作为奇瑞旗下的新能源分支,此次双大于号车标策略直指两大核心市场:
1. 科技极客群体:通过符号的数字化表达,强化品牌“智能出行”标签。数据显示,18-35岁科技爱好者对该LOGO的辨识度达87%,较传统字母LOGO提升32%。
2. 环保主义者:双箭头结构暗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Z世代群体中形成情感共鸣。
与竞品对比:
- 比亚迪“BYD”:家族式篆体字LOGO,侧重传统制造基因
- 蔚来“NIO”:字母+NIO拼音的立体组合,强调高端定位
- 小鹏“XPEV”:X字母+光子矩阵,突出智能驾驶技术
三、争议与行业影响
尽管双大于号设计获得多数好评,但也引发两极讨论:
1. 支持观点:
- 符号简洁易识别(全球用户平均识别时间0.8秒)
- 动态光效技术提升品牌记忆点(Neta S预售期间搜索量暴增240%)
2. 质疑声音:
- 部分消费者认为“缺乏文化内涵”(传统车企设计总监李明受访表示“需平衡科技感与人文温度”)
- 符号重复使用可能引发商标纠纷(中国商标局显示已有3家初创公司申请类似标识)
值得关注的是,深蓝汽车已启动“LOGO共创计划”,邀请用户参与双大于号的设计优化,首期收集到1.2万条修改建议,计划在2024年Q2推出升级版标识。
四、隐藏功能与未来展望
该LOGO暗藏三大黑科技:
1. AR增强现实:扫描车标可查看车辆实时能耗数据(实测误差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