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又出限量版豪车了,这回是GT 63 4MATIC+ APXGP Edition,全球就52台。金色饰条、21英寸轮毂、陶瓷刹车,连缝线都是金色的,看着就晃眼。这车往街上一停,估计连路灯都得自惭形秽。
可就在同一天,我刷到另一条新闻:某地农民工讨薪三年无果,最后爬上塔吊。他们穿的工服洗得发白,和这辆豪车的金色饰条形成刺眼的对比。这哪是汽车发布会啊,分明是当代社会的浮世绘。
限量版豪车永远不愁买家,哪怕价格后面跟着一串零。那些买主刷卡时眼皮都不眨一下,就像在便利店买瓶矿泉水。可你知道吗?这辆车一个轮毂的钱,够一个农民工家庭吃两年。不是夸张,我真算过这笔账。
汽车厂商总爱说"致敬经典""传承精神",可那些电影里的赛车精神,不都是普通人在绝境中拼出来的热血吗?现在倒好,把热血做成镶金边的奢侈品,再卖给那些早已忘记热血为何物的富豪。这哪是致敬?分明是亵渎。
更讽刺的是内饰里那个1170W的音响系统。1170瓦是什么概念?够偏远山村小学所有教室亮一学期的灯!但没人会在意这种事,毕竟能花三百万买车的群体,和担心电费超标的群体,从来就不在同一个世界。
我们总被教育要努力奋斗,可没人告诉你,有些人的起点就是你几辈子都到不了的终点。当那个农民工在塔吊上摇摇欲坠时,某个富二代可能正在纠结选哑光金还是香槟金的缝线。这个社会最残酷的真相就是:有人生在罗马,有人生来就是牛马。
豪车当然可以造,技术进步值得赞美。但当一个社会对限量版豪车的热情,远远超过对普通人生存尊严的关注时,我们是不是该停下想想?那些金色饰条再耀眼,也照不亮城市立交桥下的涵洞,那里还蜷缩着无家可归的人。
下次再看到这种新闻,别光顾着惊叹"好帅的车"。想想看,我们追捧的究竟是工业之美,还是那层镀金的社会身份?真正的文明不该是豪车限量52台,而应该是让第53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安全地走路去上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