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阿里职级与薪酬体系

业务范畴涵盖:电子商务平台(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蚂蚁金融服务(支付宝等)、云计算服务(阿里云)、跨境交易服务(阿里国际站等)以及其他多元化业务模块。

人员构成概述:截至2019年,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规模达到了10.2万人。

总部设立地点:浙江杭州

职位级别与薪酬结构解读

阿里巴巴集团实行双轨制职业发展路径,包括专家系列【P序列-技术岗】和管理系列【M序列-管理岗】。专家系列从P1至P14共14个等级,校招通常从P4起步;管理系列则从M1至M10。

应届毕业生初入阿里通常定位在P5级别,经过1-3年的工作表现后有机会升至P6,再经过3-5年的努力可能达到P7级别。

简说阿里职级与薪酬体系-有驾

阿里巴巴的薪酬结构通常为12个月基本工资+1个月年终奖+3个月绩效奖金,总计16个月薪资。

年终奖金的发放范围在0至6个月薪资之间,大部分员工能够获得相当于3个月薪资的奖金。

股票激励需要工作满2年后开始发放,首次发放50%,四年内全部发放完毕。阿里巴巴的股票激励设有行权期限,若员工打算离职套现,首先需支付高达45%的个人所得税,且所得股票为限制性股票,不能立即出售。出售时还需缴纳20%的股票增值部分个人所得税。更重要的是,员工必须先缴税才能行使股票归属权,且缴税必须使用现金。因此,获得的股票越多,所需预先支付的现金也越多,这其中蕴含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

职级晋升体系与标准

硬性标准包括上年度KPI达到3.75及以上以及主管提名。

晋升面试环节由晋升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通常包括合作方业务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代表以及该业务线的高级领导。员工若想晋升至更高级别,如从P6升至P7,需进行述职并通过晋升委员会的面试。

晋升至P8及以下级别,由子公司内部评定;晋升至P9及以上级别,则需提交至集团专业委员会进行评审。管理序列的晋升不得自主提名,M3及以下级别的晋升需经过公司内部一对一评审及人力资源部门审核;晋升至M4及以上级别则需提交至集团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

从P5晋升至P6相对容易,但随着职级的提升,晋升难度逐渐增大。通常达到P7级别已算是团队技术领导层,而从P6升至P7则极具挑战性,特别是从员工角色转型为管理角色这一步尤为不易。

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分为两部分,业绩和价值观各占50%的比重。

考核以季度为主要周期进行。

绩效考核采用三对一的方式,即员工的直接上级、上级的上级以及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代表共同参与。这种考核方式旨在防止单一意见主导,确保评价的公正性。考核以KPI为主要指标,部门内部按照2-7-1的比例进行排序,个人则按照3-6-1的比例进行排序。若员工连续两个季度成为所在部门绩效末尾的10%,则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而上年度KPI达到3.75及以上的员工则有资格申请晋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