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阿萨尔·加布里尔森(Assar Gabrielsson)和古斯塔夫·拉尔森(Gustaf Larson)从一枚轴承开始,萌生了建立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想法。1927年,沃尔沃首款汽车ÖV4 的诞生,是为了“更适合瑞典严苛气候和路况”。
这台因敞篷设计而并没有获得太多订单的车型,已经颇为注重应对严苛气候和路况时的安全性,也因此,随后推出的硬顶版PV4是沃尔沃第一款收获成功的车型。
从为早期车型就配备了保险杠,到1936年创始人之一古斯塔夫·拉尔森正式为沃尔沃制定了基于安全的核心品牌价值,再到1959年,沃尔沃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点式安全带并将其应用于PV544车型。
这个瑞典品牌在“安全”上的形象,变得根深蒂固。
上面是我在哥德堡参观沃尔沃品牌中心的时候,简单记下来的一些品牌历程。而在我看完它“略显平淡”的98年历史之后,发现它在整个品牌历史上,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太多大起大落。不曾一飞冲天,也罕见绝地重生。
和中国市场上的沃尔沃车主形象相符,颇为稳健和务实。
在沃尔沃全新XC60的上市发布会之后,我们和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销售副总裁周潍聊起这一点,他也颇为认同。在中国汽车市场刀光剑影的2025年,也被周潍形容为“今年每个人都在喘大气”,上半年豪华品牌市场下滑、整个乘用车市场全量下滑的总体态势下,
沃尔沃却依然跑赢了大盘。
周潍坦言说,沃尔沃相比2024年同比也有下滑,然而市占率份额却增长了0.3%,在豪华品牌排名中,稳固在第五名的位置。
沃尔沃到底做对了什么?
我认为,是他们在波谲云诡的2025年,更为笃定地去讲述了自己对安全的信仰和坚持。
01
安全不是一种感觉
近两年来,似乎每个品牌发布会上,安全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到“安全是造车的底线”,再到“安全是一种安全感”。
那么安全到底是什么?
周潍的回答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在2025年4月15日全新XC90发布之前,安全在沃尔沃身上也许是偏向感性的、用户认为安全就是沃尔沃的标签。
但在4月15日之后,他们希望用户对于沃尔沃安全的认知,是基于理性的:是沃尔沃98年来的造车的积累、是沃尔沃安全碰撞试验中心25年来的反复实践、是沃尔沃基于安全的品牌价值。
安全——不是一个标签,是沃尔沃的产品,也是沃尔沃的技术。
我也注意到,从全新XC90发布会上的透明车身,直观展示高强度车身是如何筋骨尽显;到全新S90在大庆工厂发布,展现了“中国制造、供应全球”的外交官首选座驾,是如何从安全标准极高的品质工厂中,被生产出来。
而全新XC60的上市,则被放在了成都的沃尔沃品牌体验中心,在这里,“假人军团”为大家展示了沃尔沃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标准。
在直观展示座椅安全、座舱安全、内饰安全之外,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细节是:
1、 沃尔沃在“安全”的维度上,从来不是依据所谓的“行业标准”或者是什么强制标准,沃尔沃自身的标准要超越这些标准动辄几十倍、最高可达千倍,甚至在一些细枝末节的标准上,行业标准尚未出现之前,沃尔沃自身的标准早已成型数年。
比如在内饰材质有害物质的杜绝上、在座舱环境的标准检测上,均远远领先于任何一道“命题作文”的标准答案。
比如当下很多品牌都在宣传“母婴级”,沃尔沃早就达到了。对于内饰有害气体的排放测试,不能只在一个环境下进行,更要去进行暴晒、高热高湿环境反复考验和测量,沃尔沃在温度、循环次数上的标准,更是遥遥领先于行业。
2、 做安全碰撞就要用到假人。然而汽车行业中,很多种假人都是沃尔沃首创的。比如世界上首个用于后向安全座椅碰撞测试的婴孩假人、世界上首个女性假人、世界上首个孕妇假人、甚至世界上首个对于女性假人划分不同身材标准的,都是沃尔沃。
从碰撞假人的类别之细当中,尤其是看到世界上首个孕妇假人时,作为女性司机,内心对沃尔沃真心说声谢谢。
别人对于碰撞试验,大多只问结果。但对于已经走过25年安全碰撞历史、已经碰撞过超过7000台各种车型的沃尔沃来说,碰撞试验,更像是一个永远在寻找“why”的过程。
在参观哥德堡的安全碰撞中心时,我记在本子上的一句话就是:
沃尔沃的“安全”所追求的,是尽量让事故从一开始就不要发生,因此要在多样化的情境下去测试汽车,从而尽可能覆盖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并进一步推进安全规则。
所以他们所做之事,从来不是为了“达标”和“五星”。
02
安全不是满足标准,安全是永不满足
我和周潍聊到我在哥德堡的参观过程中,最令我震撼的一个场景。也正因为整个过程不能拍摄,所以我只能把我所看到的,不断讲给人听。
当时,工程师先是跟我们讲述了隐去所有私人信息的一位车主所遭遇的车祸——某一天开着妈妈的V90出门,在岔道口遇到了100公里时速冲上来的小轿车,直接正面撞击了主驾车门,驾驶员的座椅已经发生了明显位移,他被送到医院后,主治医生说了一句话:
你要感谢你开的是一台沃尔沃。
这位小伙子在胸部骨折痊愈之后,甚至在往后的岁月中还能健身撸铁;而在沃尔沃工程师为我们用动画还原事故发生过程的时候,我们不敢相信:
经历了这样的车祸的驾驶员,居然还能存活。
震撼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了解了事故全过程之后。工程师掀开了蒙在车上的白布,这台事故车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眼前。
它扭曲变形的肢体、散落的碎片、尤其是已经向中间发生明显位移和被强烈挤压的座椅,都在向我们进一步呈现着那场车祸难以名状的惨烈。
每个人都惊讶地捂住嘴巴,我甚至难以忍住泪水夺眶而出:一台车被一群人制造出来,然后用钢铁身躯去保护了它的驾驶者——一台车安全的意义,在我眼前从未如此具象过。
不允许拍摄,不仅是因为这台车和这个事故涉及到车主的个人隐私,更是因为在沃尔沃看来,“事故原型车”不应当是营销和传播恐惧、制造焦虑的工具。
他们把原型车从车主手上拿到安全碰撞中心,只是为了追寻那个他们永远在寻找的答案:
why?
它是如何发生的?在关键的一刻它是如何保护驾乘人员的?它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我们的测试中是否已经覆盖到这样的场景并且做出应对?以后我们是否还有可能做得更好?
这就是沃尔沃久负盛名的交通事故调查小组。
▲在交通事故调查小组门口和工作车合个影。
这个成立于1970年的部门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专注于真实交通事故分析的小组,通过这些交通事故,从而去积累数据和经验、为沃尔沃汽车的安全技术研发提供依据。
沃尔沃事故调查小组每年会深度调查约70起真实事故,通过去追寻这些“why”,会让沃尔沃在研发之时更懂得“how”——如何应对这些真实世界的复杂事故?因此,他们被公认是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什么让一台车变得足够安全?是一套标准化测试么?是成功应对一个极限场景么?
不是的。
沃尔沃认为,真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故,远远比想象中复杂,而任何所谓的“测试标准”,都无法将其完全覆盖。
这也是为什么一台沃尔沃新车在研发过程中,需要拿超过80台样车来进行反反复复的碰撞实测?而在实测之前,还要做多达8000多次模拟碰撞试验?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真实的、残酷的、惨烈的、永远出人意料的、从不按套路出牌的复杂世界。
当很多品牌认为拿到五星就已经完全够了的时候,碰撞过7000多台车、调查过数以千计真实事故的沃尔沃却始终认为:
远远不够。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他们用了25年时间,只是希望能够离那个“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尽量靠近、尽量靠的再近一些。
03
世界上每一台安全的汽车,都有沃尔沃的影子
所以我认为,在安全的世界里,大多数品牌、尤其是无力承担建造一个完备的碰撞安全实验室、以及构造自身安全碰撞测试体系的品牌,他们只知道“how”——即如何去应对标准化测试。
但只有沃尔沃、奔驰、大众等(之所以特别列举这几个,是因为我实地参观过他们的碰撞试验室)少数拥有自己规模庞大、历史悠久、数据积累丰富的碰撞安全试验室的品牌们,他们才懂得“why”。
而沃尔沃,更是从惨烈的交通事故中、从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实测中,他们比别人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正如在碰撞测试的时候,他们第一个用到了女性假人、孕妇假人。因为在真实事故当中,女性和男性身材不同、骨骼构造不同,孕妇更是有着特殊时期的特殊身体构造,要对他们实现有效保护,那就绝对不能一套假人、一概而论。
而那些大多数的、在品牌使命当中不需要去追寻“why”的品牌们,只需要按照标准化的测试流程、将相关的条件尽量满足,即可实现在真实世界中,对驾乘人员进行有效保护。
这算得上是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沃尔沃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懊悔——在整个汽车安全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三点式安全带还是对于复杂交通事故的研究成果,沃尔沃始终在做的是:
开放共享。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每一台安全的汽车身上,都有沃尔沃的影子。正是这些开放共享的数据、持续积累的经验和解决方式,推动了汽车安全的不断前进。
这也是一种能力越大、使命越大的体现。
这样的品牌,它的存在就不是为了去满足标准——它本身即标准。
在我眼中,沃尔沃不是因为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就成了一个安全的代名词。而是它从诞生时就是为了制造“更适合瑞典严苛气候和路况”的汽车,也因此,
安全就是它的使命。
在和周潍聊这些的时候,他感叹道:
很多人会说沃尔沃为什么卖那么贵?因为很多成本降不下去——即使入门款的沃尔沃车型,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配置也都要标配,毕竟安全不分贵贱;此外,还有很多表面上看不出来或者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一个零件、一种材料,为了达到沃尔沃的标准,整个研发、制造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成本。
所以沃尔沃很难比竞品更便宜,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安全”这件事一讲再讲、反复用不同的方式去讲、不断去强化用户对于品牌和产品的理解。
但总会有人会被沃尔沃身上的这些特质所打动。正如在2025年跌宕起伏的中国车市中,沃尔沃走得虽然不快,但却非常稳。
就像周潍所说:我们坚信只要过程做扎实了,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如果你真的能懂得沃尔沃的价值,在看到表达品牌信仰的这两个单词时,内心应该会感到有些不一样:
“For life”。
绝不是一个单纯的“Safe”。
▲在哥德堡总部看到的所有视频结尾,都是For Life。
(END)
全部评论 (0)